《一個海難幸存者的故事》:記者馬爾克斯因這篇報道開始流亡

    《一個海難幸存者的故事》:記者馬爾克斯因這篇報道開始流亡

    yeyaozhen 2025-03-25 凈化水設備 4 次瀏覽 0個評論

    生活中的加西亞·馬爾克斯。 視覺中國 資料

    1955年,一陣風浪把軍艦上的八名船員卷入了海中,經過四天搜尋,失蹤人員被宣告死亡。然而,一周之后,他們當中的一位奇跡般地出現在岸邊一處荒僻的海灘。他在一只隨波漂流的筏子上沒吃沒喝地度過了十天,終于靠岸生還。

    加西亞·馬爾克斯對這位海難幸存者進行了為期二十天的采訪,同時在報上連載。該報道轟動全國,讀者每天都擠在報社門前等待。由于揭露了海難真相,惹怒當局,報社被迫關張,馬爾克斯也流亡海外。直到十五年后,這個故事才集結成書。

    1970年,《一個海難幸存者的故事》被出版社看重,并將當年馬爾克斯寫的報道結集出版。出版前夕,馬爾克斯曾再次見到這位幸存者,他說:“他身上也增添了些許沉著安詳的氣質,那是一個有勇氣親手將自己的雕像炸毀的英雄?!痹摃霭鏁r,馬爾克斯正站在《百年孤獨》出版給他帶來的巨大的盛名之下,彼時馬爾克斯不無遺憾地說:“相比對這篇文字價值的興趣,出版商們更在意它是由誰的名字發表的。

    馬爾克斯寫《一個海難幸存者的故事》新聞報道時,只有27歲,但是這個報道卻導致他之后流徙逃亡的命運。

    5月24日,《一個海難幸存者的故事》中文版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舉辦了新書發布活動。邀請了作家阿來、李敬澤、梁鴻等,與讀者分享了閱讀《百年孤獨》和《一個海難幸存者的故事》的體會。

    一篇報道引發的一場流亡

    馬爾克斯在說起他對新聞的理解時曾談到:“沒有為此而生、打算為此而死的人無法堅守一份如此不可思議、強度極高的工作。新聞一旦發稿,一切便又回到起點,要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下一分鐘去,真是永無寧日。”

    《一個海難幸存者的故事》講的是一個海軍在海上十天的生死漂流,此報道之后,馬爾克斯迫于政府的壓力,躲到在巴黎開始了自己的流亡生涯,“這倒真有點類似于筏子上的漂流生活”馬爾克斯說。

    《一個海難幸存者的故事》:記者馬爾克斯因這篇報道開始流亡

    馬爾克斯曾撰寫一篇名為“《一個海難幸存者的故事》是怎么寫成的以及我為什么流亡海外”的文章。

    文章中,他寫道:

    第一篇發表于一九五五年四月五日,報社在電臺打了廣告,那天的報紙一搶而空。第三天,我們指出了事件具爆炸性的癥結所在,決定揭露災難發生的真正原因——官方的說法是遭遇暴風雨。我想更細致地了解,請貝拉斯科細細道來。他對采訪方式已經非常熟悉,回答前,眼中閃過一絲狡黠:“問題是,沒有暴風雨?!?/p>

    他明確指出是刮了二十多個小時的大風,這在當地那個時節十分常見,可是,指揮官們沒有充分考慮到。

    船員在起錨前領到了拖欠好幾個月的工資,最后一刻花得精光,采購了各種家電要往家帶,船艙里都塞滿了,冰箱、洗衣機、烤箱這些大件只能綁在甲板上——戰艦上不允許這么做——占去了一大片空間。家電數量超乎預料……這次風比預想中稍大一些,陽光明媚,海面起伏,船身比預想中傾斜,草草綁住貨物的繩子斷了,八名在甲板上值班的水手從船舷邊滑落。因此,引發海難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官方從第一天起就一口咬定的海上暴風雨,而是貝拉斯科在報道中披露的家電超載——堆在一艘戰艦的甲板上,還沒綁好。

    另一個被藏著掖著的問題是:落水船員能拿到什么樣的救生筏,為何只有貝拉斯科死里逃生?據稱,船上至少應有兩種常規救生筏和他們一起落水。救生筏是軟木和帆布做的,長三米,寬一點五米,中間有個保險倉,里面存放著食品、飲用水、槳、急救箱、釣魚和航海用具,外加一本《圣經》。有了這些,即便不打魚,十個人也能在海上生存八天??墒?,“卡爾達斯號”上的小救生筏上無任何裝備。根據貝拉斯科的描述,他那只就是什么也沒有。這么一來,有個問題將永遠懸而不解了:有多少落水船員上了置人于死地的救生筏?

    《一個海難幸存者的故事》讓,他以連載的形式將這件事情報道出來,讓報紙的銷量翻了一番,由于揭露了海難發生的真相,惹怒當時的政府,報社被迫關閉。馬爾克斯本人也收到了死亡威脅,不得不出國避風頭,開始了在海外流亡的歷程。

    “絕佳的講故事者”

    李敬澤說:“后來馬爾克斯絕佳的寫作才華在他28歲寫《一個海難幸存者的故事》中已經初露端倪,我們可以看到馬爾克斯對一個巨大的、兇險的、絕對空曠和絕對不可把握的之中的一個人的歷險和幸存保持了一生的興趣。”

    當時馬爾克斯的厲害之處在于將一個單調的故事寫的驚心動魄?!耙粋€人在海上漂十天,這個過程中也沒有什么別的人參與,其實是很單調的一件事,但在馬爾克斯的敘述中整個故事都驚心動魄?!崩罹礉烧f。

    “馬爾克斯在盡量平實收斂的文字中,一些細節仍寫的很有趣,比如他寫鯊魚:’大鯊魚如果你忽然猛的一下把它釣起來,頭朝下,尾巴朝上,整個鯊魚的內臟會順著嘴流出來?!铱吹竭@種細節的時候覺得特棒。還有他寫吃海鷗那段,我們可以找一個參照系,比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相似的情境中,《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更多寫少年的亂想,而《一個海難幸存者的故事》的主人公在整個過程中沒有亂想,他都沒有回憶過說我要死了、我想想我妻子、我媽怎么樣,回憶一下我的一生,自始至終沒有,幾乎完全就是貼著他最基本的生存感覺走,我怎么今天活下去??梢韵胍娺@樣的對比或者這樣的自我限制,一定是馬爾克斯深思熟慮的結果?!?/p>

    “這本書里面已經顯示出馬爾克斯的天馬行空迷宮一般的語言,他特別有幽默的味道,他的語言經常容易往復,像流水一樣往前走。但是《一個海難幸存者的故事》這本書壓住了,比如當鯊魚蹦到筏子那一瞬間,對于故事而言是非常好的打開機會,但是馬爾克斯把它壓回到日常的敘述里,就是以你怎么小便、你怎么樣處理這樣的魚,他寫的非?,嵥椤!绷壶櫿f,“他還是有記者最基本的細節的把控和控制的要求,馬爾克斯用特別簡練的筆法講一個人面對龐大自然的時候,人的那種本能。

    “從這本書再看《百年孤獨》,再看他的短篇小說,比如《世上最美的溺水者》,他喜歡那種海的意象,在狂風暴雨里面他總能找到安靜的片刻,包括這本書里面馬爾克斯花很多篇幅寫大海的云彩,大海早晨的狀況等。第一人稱的敘事,有時候看起來好像是很容易把握的一種視角,也比較方便,但是對作家的要求還是挺高的,就是你怎么樣不脫離這個人物本身?!绷壶櫿f。

    轉載請注明來自青島峻峰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本文標題:《《一個海難幸存者的故事》:記者馬爾克斯因這篇報道開始流亡》

    百度分享代碼,如果開啟HTTPS請參考李洋個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決定都會改變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