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24》發布 企業年金發展要提質擴面

    《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24》發布 企業年金發展要提質擴面

    xinyu 2025-03-25 聯系我們 7 次瀏覽 0個評論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社保實驗室)主辦企業年金發展20周年回顧與展望研討會,發布《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24》。研討會上,多位業內人士和專家呼吁深化鞏固企業年金在養老保險三支柱中的重要地位,向中小企業、民營企業擴大覆蓋面,不斷豐富產品、提高投資收益率,推動企業年金提質擴面。

    不斷壯大但速度較慢

    我國企業年金制度的政策法規框架,源于2004年5月實施的《企業年金試行辦法》和《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試行辦法》。20年來,我國企業年金不斷壯大。《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24》顯示,截至2023年底,企業年金基金積累規模達3.19萬億元,2007年以來年均增長21%,建立企業年金制度的企業有14.2萬家,覆蓋職工3144萬人。

    不過,企業年金發展速度仍然較慢。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原理事長、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戴相龍透露,截至2023年,49.3萬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積累企業年金的只占28.6%,6020萬戶登記在冊企業積累企業年金的只占0.2%,全國企業年金累計規模僅占GDP的2.5%。這些數據與大力發展企業年金目標相差較遠。

    對此,原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分析有以下五個原因:

    一是企業財務成本壓力大。企業尤其是非國有企業建立企業年金的意愿不強,其根本原因是財務成本壓力較大。中小企業大多處于資金積累成長期,且在依法繳納社保后,很難再有額外財力和精力發展企業年金。

    二是建立流程復雜,參與成本高。許多中小企業內部治理結構還不完善,工會組織運行不夠規范。更為重要的是,企業存續周期較短,員工流動性大。再加上企業年金方案設計專業性強、管理復雜,中小企業人員往往身兼數職,難以很好應對這項工作。

    三是新興業態建立企業年金存在一定障礙。企業年金繳費由建立勞動關系的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但某些新興業態的勞務關系有別于傳統行業,成為建立企業年金的阻礙。特別是平臺經濟從業者和自由職業者無相對穩定的單位,其即便有需求也難以在現有制度框架下實現。

    四是企業年金的規模效益還難以顯現。

    五是提取環節個稅過高。第二支柱年金提取環節個稅遠高于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在極端情況下,假定二者都是100萬元累積資金,個人養老金提取只繳3萬元個稅,企業年金則需繳43萬元個稅,這抵消了企業年金的好處。

    重點擴大中小企業覆蓋面

    制約企業年金發展速度的原因主要是覆蓋面過小。

    數據顯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企業職工中,只有7%左右有企業年金,無論是企業覆蓋面還是職工覆蓋面,各省之間、行業之間、國企民企之間差異均較大,尤其是民營企業、小微企業、中西部企業參與率過低。截至2023年底,企業年金參保企業類型主要集中于財力較強的央企和國企。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指出,企業年金改革應有急迫感。擴大覆蓋面、提高收益率,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任務。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書長、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院研究員房連泉指出,擴大企業年金覆蓋面,首先要促進中小企業加入。從國內企業類型來看,99%屬于中小企業,但只有千分之一加入企業年金制度。

    對此,梁濤建議,由相關部門牽頭,各地區搭建統一的信息化平臺,建立簡易企業年金計劃或集合年金計劃,各受托人線上辦理,通過網絡完成方案報備等流程,為中小企業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

    梁濤表示,通過匯集多個中小企業的年金、基金,形成大規模資金,能夠壓低管理費率,降低運營成本,使單個企業單位擺脫年金管理的繁瑣事項,提高運行效率。同時,針對中小企業不同需求和發展狀況提供差異化、多樣化、可供選擇的集合企業年金品種,形成類似于大型和特大型企業才能達到的基金規模,并可獲取更多投資機會和投資渠道,從而建立獲取更好收益的基礎。

    房連泉提出,部分省份已開始試點人才企業年金,比如有些高科技企業,雖然是小型企業,整個企業沒有加入企業年金的條件,但高管或部分人才收入較高,可以人才年金(即中小企業集合打包)形式加入。

    豐富產品 提高收益

    《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24》發布 企業年金發展要提質擴面

    中國社會保險學會會長、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原副部長胡曉義指出,2025年到2035年是國家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走向成熟的階段,也是年金制度加快發展的大好時機。

    胡曉義表示,應豐富多元產品。現行政策規定,職工在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時,可從本人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中按月、分次或一次性領取企業年金,也可將本人企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全部或部分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產品。調研發現,有相當一部分群體并無提前領取需求。“有沒有可能設計一款產品是自愿延后支付、延后領取的?延后領取還可以獲得更多收益。”胡曉義指出。

    中國保險資管業協會黨委副書記、副會長曹德云指出,企業年金歷經20年發展,投資機制不斷進步,投資范圍、品種不斷擴大增多。企業年金在股權類資產配置上大致在10%-15%,離政策給予的配置比例還有很大空間,有發展潛力。

    長江養老黨委委員楊奇華指出,要繼續強化投研的核心能力,持續提升投資收益。養老金期限長、體量大、穩定性強,是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既要做到保本不虧,也要穩健增值、跑贏市場。

    轉載請注明來自青島峻峰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本文標題:《《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24》發布 企業年金發展要提質擴面》

    百度分享代碼,如果開啟HTTPS請參考李洋個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決定都會改變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