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瓊是我國三十年代著名游泳運動員,15歲便橫掃泳池。因相貌姣好,被稱為“美人魚”。時人謂:“聽戲要聽梅蘭芳,看球要看李惠堂,游泳要看美人魚。”
出乎意料的是,楊秀瓊正在春風得意之時,命運急轉直下,媒體對她大肆嘲諷,并編造出許多謠言。
1918年,楊秀瓊生于廣東東莞,10歲時隨父楊柱南遷居香港。
據1936年6月《全國女運動員名將錄》載:“(楊秀瓊之)姐秀珍,弟昌華,俱善運動,稱為楊家三杰。”
楊柱南在南華體育會任游泳指導,楊秀瓊12歲時才接受正式訓練,但她“腳極大,逾于常人……故游泳甚速”,故不久便在全港游泳大賽中奪取50米自由泳和100米自由泳冠軍。
1933年6月,《良友》畫報在封面刊出楊秀瓊的泳裝照片,引起轟動。
突然成了國家英雄
1934年5月,第十屆遠東運動會在菲律賓馬尼拉召開,該會由中、日、菲發起,是全球最早的洲際國際比賽。
在個人賽中,楊秀瓊贏得50米自由泳、100自由泳與100米仰泳三項冠軍。在200米接力中,中國隊前3棒遠遠落后于日本隊,楊秀瓊游最后一棒,竟追上對手,贏得冠軍。
媒體報道稱:“我國美人魚楊秀瓊,此次在菲風頭大健,包辦各項游泳冠軍,游泳場中我國國旗屢升,國歌迭奏,觀者掌聲不絕,為我國在遠運會空前所未有,大爭國家體面。”
在此次大賽中,中國隊除了獲足球冠軍外,余下金牌均為楊秀瓊所得。
1934年12月,《良友》將楊秀瓊、宋美齡、胡蝶、丁玲等人照片一起放在封面上,譽為當代十大標準女性,楊的照片擺在正中間。
冠軍成了“狗落水”
回上海后,楊秀瓊一家到海邊浴場游泳,竟致“萬人爭看美人魚”,后警方開道,百余游泳健將伴游,她才稍作表演,結果“未能饜足期望”。因應酬太多,楊秀瓊竟至病倒。
魯迅曾提醒說:“這捧了起來,卻不過為了接著摔得粉碎。大約還有人記得‘美人魚’罷,簡直捧得令觀者發生肉麻之感,連看見姓名也全覺得有些滑稽。”(1935年3月,《徐懋庸作〈打雜集〉序》)
1935年,楊秀瓊到上海參加“第六屆全國運動會”,因社會活動多,影響訓練,楊秀瓊的成績有所下滑,丟掉了50米自由泳冠軍,但在100米自由泳、100米仰泳中衛冕。媒體開玩笑說,楊秀瓊的號碼是“964”,用上海話讀,猶如“狗落水”。在賽場上,很多觀眾高呼“狗落水”,“據說她曉得了,心里真有點難受”。
慘敗奧運不奇怪
1936年柏林奧運會上,楊秀瓊預賽便被淘汰,國內媒體大嘩。
《娛樂》第1卷第18期以《楊秀瓊之驕態》為題,直斥:“若稍有成績,便盛氣凌人,實非真正體育家之本色。如此楊秀瓊之驕傲盛氣,實令愛護體育者為之卻步。”
漫畫家魯少飛則畫了著名的《零的時髦》:泳池邊是一個鴨蛋,楊秀瓊濃妝艷抹坐在旁邊(楊游泳時亦涂口紅)。此畫發在《時代漫畫》封底上。
楊秀瓊落敗不奇怪:她100米自由泳成績是1分23秒,刷新全國紀錄,當年奧運冠軍成績是1分6秒4;她100米仰泳成績是1分37秒,也刷新全國紀錄,而當年奧運冠軍成績是1分18秒9。幾乎是業余與職業之間的差距。
此外,楊秀瓊體重上漲,已達108斤。據媒體記:“美人魚食量很大,有人計其早食,盡吐司四塊,火腿兩大片,煎蛋四只,牛奶麥糊一碗,咖啡一壺……然又嗜白塔油,往往四塊吐司,至少要用白塔油五小碟。”
1947年,楊秀瓊與丈夫陶柏林離婚,再嫁給華僑商人陳真廣,后移民加拿大。
從泳壇名將,到民族英雄,到緋聞主角,再到被媒體遺忘。1982年10月,楊秀瓊因病去世,終年64歲。
(《中國家庭報》10.8 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