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程 茜 智東西
5年經驗年薪300萬!ChatGPT引爆AIGC搶人大戰。
作者 | 程茜
編輯 | 心緣
自今年3月以來,隨著ChatGPT應用持續走俏,AIGC領域搶人大戰盛況空前。
不僅百度、美團、騰訊、快手、拼多多、字節跳動、小紅書、中文在線、螞蟻集團等互聯網大廠財大氣粗,AI公司、AI科研機構、手機巨頭、SaaS服務商、科技教育公司、游戲公司、投資機構等也都標出高薪熱招AIGC相關崗位。
據智東西統計,截至5月9日,國內招聘網站BOSS直聘、前程無憂、獵聘APP、脈脈上公開的AIGC相關招聘崗位達到204條(包括技術和非技術人才)。其中,AIGC方向的視覺算法專家最高月薪達到20萬元,最高年薪達到約320萬元;非技術類崗位也被標出最高150萬元的年薪。
此次統計僅涵蓋公司在招聘公告中明確標注AIGC相關字樣的崗位需求。具體來看,技術類崗位以算法工程師崗位為主,非技術招聘則以運營、產品經理、創意設計等為主;工作地點在北京的崗位最多,達到86個,占崗位總數的近50%,第二高為上海,崗位46個,也占到將近總數的25%。
以ChatGPT為代表的AIGC正引爆新一輪技術革命,眾多科技公司掀起“千模大戰”,從大模型研發到AIGC商業化都面臨巨大的人才缺口,相關崗位的招聘數量和薪酬水平水漲船高。拉勾招聘4月21日發布的《2023第一季度AIGC人才供需報告》顯示,今年3月,AIGC人才崗位需求量環比增加42%,其中25%的AIGC算法工程師崗位月薪超68K。4月17日-5月7日,獵聘APP上線了AIGC招聘專場,為AIGC相關崗位設立了專區。
那么,在AIGC風口裹挾之下,科技大廠與創業公司正重金砸向哪些崗位的人才招攬?相關人才的薪酬水平已經被推高至何種程度?哪些AIGC技術崗位和非技術崗位當前最吃香?為了直觀放映AIGC人才需求現狀,智東西特地整理了國內主流招聘網站明文標注“AIGC”的最新招聘崗位信息。
▲截至5月9日國內年薪超百萬的AIGC相關崗位需求(數據來源:公開數據)
01.
北京成AIGC招聘重點
超130個崗位年入過50萬元
今年以來,ChatGPT這一現象級聊天機器人產品引爆了AIGC行業,人才招聘需求扎堆發布,且有眾多年薪超百萬崗位釋出。
從招聘崗位的年薪水平來看,截至5月9日,目前在招崗位的年薪在100萬元以上的有28個,其中年薪最高達到320萬元,是智能化商業設計服務平臺稿定科技發布的AIGC方向視覺算法專家招聘需求。這一崗位需要求職人員有5-10年的工作經驗,并且為計算機、數學等相關專業博士,并且在相關方向知名國際會議發表過論文等。
▲稿定科技AIGC方向視覺算法專家招聘需求
其余27個年薪在100-200萬的崗位中,技術類相關的有22個,5個非技術崗位均為AIGC產品相關崗位。如百度的AI資深產品經理、字節跳動國際化資深產品經理、中文在線發布的AI創新產品召集人,比心AI的AIGC產品負責人相關等。
年薪在50-100萬元的崗位是招聘崗位中數量最多的,數量達到103個,占招聘總數的近50%。相比于100萬年薪區間的崗位,這一部分的崗位種類更多,但技術類崗位招聘需求仍大于非技術類崗位,其中技術類崗位招聘有64個,非技術崗位招聘有39個。在非技術類崗位中,除了產品經理外,還有一些涉及內容創意等工作,如百度的AIGC業務組-AI繪畫創新方向產品經理。
其余年薪在20-50萬元的崗位有54個,占到總數的27%左右,其中技術類與非技術崗位的數量差距變小,為25:29。
年薪在20萬以下的崗位有19個,非技術類崗位需求遠超技術類崗位,分別為12個和7個。
▲截至5月9日國內不同年薪區間的AIGC相關崗位需求數量(數據來源:公開數據)
從招聘的工作地點分布來看,工作地點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其中北京最多為86個,占到了總招聘數量的近一半,上海為46個,深圳和杭州為23個。緊隨其后的是成都(7個)、廣州(6個)、武漢(6個)、廈門(4個),重慶、衡陽、昆明、南京、青島、西安、長沙、泉州、紹興都僅有1個。
▲截至5月9日國內不同工作地點的AIGC相關崗位需求數量(數據來源:公開數據)
值得注意的是,拉勾招聘的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杭州發布的AIGC職位量占比達8%,同比增長3%,是增速最快的城市。
02.
技術專家仍是香餑餑
年薪最高超300萬
截至5月9日,在招的AIGC崗位中,技術類人才涉及算法工程師、CV(計算機視覺)算法工程師、深度學習算法工程師、NLP(自然語言處理)算法工程師、前端后端開發人員等。
從具體的招聘需求來看,技術類AIGC人才均有3-5年或者5-10年的工作經驗要求,并且大多企業還標注了有項目落地經驗以及在國際會議上發表過論文等。
年薪在150萬元以上的有4個崗位,分別是商業視覺在線設計平臺稿定科技、游戲社交平臺比心、中文數字出版機構龍頭中文在線,其中稿定科技和中文在線的主營業務都與內容生成相關。
▲截至5月9日國內年薪超150萬的AIGC相關崗位需求數量(數據來源:公開數據)
從招聘數量來看,技術類與非技術類崗位的差距并不大,分別為121個和88個。但從薪資水平來看,年薪在50萬以上的技術類人才招聘需求有87個,占技術類人才招聘總數的74%左右,非技術類崗位年薪50萬以上的僅有39個,占總數的46%。整體來看,技術專家是企業招聘AIGC相關人才的重點,并且“含金量”更高。
▲截至5月9日國內AIGC相關技術類崗位需求(數據來源:公開數據)
從企業類型來看,有技術類AIGC人才招聘需求的企業涵蓋領域非常廣泛,有百度、字節跳動、騰訊、快手等互聯網大廠,也有vivo、華為等消費電子領域頭部玩家,小紅書等社交平臺領域的頭部玩家,商湯科技、云從科技、奇點智源等AI公司,以及交通、金融等垂直行業領域的企業等等。
在技術類人才招聘中,眾多企業發布了不止一個崗位招聘需求。
互聯網大廠字節跳動發布崗位最多,為6個,包括計算機視覺算法工程師、圖像算法工程師、AIGC算法工程師等,年薪水平在70-80萬元之間。
第二大為小i機器人發布了5個崗位,以AIGC方面研究員為主,薪資水平在70-100萬元之間。該公司自研了認知智能平臺(CIAI),并在金融、城市公共服務、建筑、元宇宙、制造、醫療方面實現應用。
此外,還有國內在線教育龍頭玩家好未來、作業幫也均發布了3個招聘需求,好未來的招聘崗位為AIGC技術專家、應用專家,作業幫則為語音算法工程師和NLP算法工程師。
在線教育企業也已經加入AIGC行業混戰,本月初,好未來旗下學而思透露,該公司正在進行自研數學大模型MathGPT的研發,并將于年內推出基于該自研大模型的產品級應用。
可以看出,AIGC行業目前的技術類人才招聘需求偏向于工作經驗豐富,入職后能立馬參與項目研究的求職者。
03.
非技術類成熱投崗位
AI工具重度使用者成必備?
從需求端來看,技術類崗位的招聘需求激增,但供給端熱投崗位以產品經理、運營等非技術類崗位居多。拉勾招聘的數據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AIGC領域的產品經理相關崗位,供需比可達到58,算法工程師則在10以下。
截至5月9日,在招的AIGC相關非技術類人招聘崗位有85個,年薪在百萬元以上的崗位僅有5個,分別是百度、字節跳動和比心,崗位均與AIGC產品相關。其中,數量最高的崗位是AIGC產品經理相關,有53個;下一大類是AIGC應用方向,如創意設計等,有17個;運營相關的有用戶運營、新媒體運營等崗位,共10個。
其中,百度的招聘崗位需求覆蓋范圍較為豐富,該公司發布了7個非技術類招聘需求,包含對話機器人、AI畫畫、AI工具等方向的4個產品經理,以及1個產品運營經理,1個AIGC創意方向崗位。薪資在30-120萬元不等。
此外,好未來發布了1個招聘崗位,是AIGC方向的小學數學教研,這可能與其正在研發的數學大模型相關。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技術還是非技術類招聘崗位,很多招聘要求里都將熟悉AIGC領域相關技術、熟練使用相應工具列為重點。尤其是創意設計類招聘中,對相應工具的使用熟練程度要求更高。
▲截至5月9日國內AIGC相關非技術類崗位需求(數據來源:公開數據)
04.
AI領域人才、企業重心北京率先發力
國內AIGC行業的人才爭奪大幕已經進入高潮,在政策層面,各地政府也紛紛加大了對前沿技術發展的支持力度。
5月初,北京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人才高峰論壇上發布了北京首個人工智能算法領域專門人才政策《關于實施算法人才集聚行動 打造“京西智谷”的若干支持措施》,在創業空間、算力支持等10個方面為人工智能算法人才創新創業提供精準支持。
AIGC行業人才招聘需求最旺盛的北京也是擁有AI領域核心技術人才、核心企業最多的城市,《2022年北京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北京人工智能領域核心技術人才超4萬人,占全國的60%。北京的人工智能核心企業有1048家,占全國總量的29%。
同時,北京政府也率先發布對類ChatGPT技術的支持政策,早在今年2月13日,《2022年北京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白皮書》稱,北京將支持頭部企業打造對標ChatGPT的大模型,著力構建開源框架和通用大模型的應用生態。
4月10日,杭州高新開發區(濱江)管委會政府發布了《關于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推動產業生態建設的若干政策的通知》,提出要加強人才生態建設:支持科研機構和新型研發機構培養、引進人工智能人才團隊。在 “5050”計劃中,突出對人工智能人才的遴選支持。對于達到條件的,參照《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才工作推進天堂硅谷人才行動的實施意見》給予支持。
上海、深圳此前也公布了人工智能行業的目標,上海提出2023年要實現人工智能企業數量超過1000家,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目標突破2000億元,深圳則是2023年擁有20家龍頭企業,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目標突破300億元。
05.
結語:生成式AI搶人大戰打響
生成式AI帶來的變革,使得這一領域崗位招聘數量也呈現井噴式增長,人才招聘需求迎來爆發期。現在正是國內玩家競相發布生成式AI產品、大模型的關鍵期,其中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這一波搶人大戰仍然會持續一段時間。
目前來看,國內對于生成式AI領域人才培養尚不成熟,未來隨著學校、機構等進行有針對性的生成式AI人才培養,可能有望改善這一領域供需不平衡的局面。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特色內容激勵計劃簽約賬號【智東西】原創內容,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原標題:《風口上的生成式AI:崗位吃香,年薪百萬》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