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有限公司8月3日對外披露重大項目建設進展。隨著特高壓、抽水蓄能、超高壓等工程加快推進,國網年內在建項目總投資有望創歷史新高,達到1.3萬億元,帶動上下游產業投資超過2.6萬億元。
電網投資歷來是穩增長“利器”。由于電網重大工程具有投資規模大、產業鏈條長、用工人員多等特點,可有力帶動電源、電工裝備、原材料等上下游企業發展。2020年3月,國網能源研究院電網發展綜合研究所專家曾介紹,據測算,電網企業通過4500億元左右的電網投資,可以拉動國民經濟增長0.5個百分點左右,提供就業崗位70萬個以上。
國網公司此前表示,2022年計劃電網投資5000億元以上。據其公布的最新數據,今年1-7月,完成電網投資2364億元,同比增長19%,目前在建項目總投資8832億元,其中110千伏及以上電網和抽水蓄能電站3299項。到年底前,預計再完成近3000億元電網投資,開工一大批重大工程,項目總投資4169億元,其中110千伏及以上電網和抽水蓄能電站1173項。
以此計算,國家電網年內電網投資將達到5300億元左右,創有史以來最高水平。
其中,特高壓工程迎來新一輪建設高峰。國網稱,今年1-7月,福州—廈門、駐馬店—武漢特高壓交流開工建設,白鶴灘—江蘇特高壓直流竣工投產。年內,建成投產南陽—荊門—長沙、荊門—武漢特高壓交流等工程,計劃陸續開工建設金上—湖北、隴東—山東、寧夏—湖南、哈密—重慶直流以及武漢—南昌、張北—勝利、川渝和黃石交流“四交四直”8項特高壓工程,總投資超過1500億元,進一步發揮電網投資拉動作用。
后續,該公司將加快推進大同-天津南交流及陜西-安徽、陜西-河南、蒙西-京津冀、甘肅-浙江、藏電送粵直流等“一交五直”6項特高壓工程前期工作,爭取早核準早開工,總投資約1100億元。全力做好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風光電基地5個送出通道方案研究,超前謀劃項目儲備,為進一步擴大有效投資奠定基礎。
據統計,今年1-7月,國網公司開工建設浙江泰順、江西奉新、湖南安化、黑龍江尚志等4座抽水蓄能電站,河北豐寧、山東沂蒙、吉林敦化、黑龍江荒溝、安徽金寨5座抽水蓄能電站8臺機組投產,新增裝機245萬千瓦。年內,將再投產河北豐寧4臺、安徽金寨1臺抽水蓄能機組,新增裝機150萬千瓦,再開工遼寧莊河、寧夏牛首山抽水蓄能電站,進一步提升系統調節能力。
抽水蓄能是目前技術最成熟、經濟性最優、最具大規模開發條件的儲能方式,利用山上山下兩個水庫的高度差,在用電低谷時,用富余的電把山下的水抽到山上儲存起來,在用電高峰時,放水發電,被稱為電網安全的穩定器、電力調度的調節器和新能源電力的存儲器。
近兩年,大型發電集團、電網企業掀起抽水蓄能投資建設熱潮和站址“跑馬圈地”,國網公司在抽水蓄能業務上的發力顯著增強。
目前,國網經營區在運抽水蓄能電站30座,在運裝機容量2981萬千瓦,在建抽水蓄能電站38座,在建裝機容量5323萬千瓦,在運和在建規模均為世界第一。其中長期目標是,力爭2025年、2030年經營區內抽水蓄能裝機分別達到5000萬千瓦、1億千瓦。
近年來,國家電網公司的電網投資規模由降轉升。
澎湃新聞梳理發現,2014年至2018年,其電網投資金額分別為3855.04億元、4518億元、4964.1億元、4853.6億元、4889.4億元。2019年,完成電網投資4473億元。該公司在2020年初提出,年度電網投資4080億元,這一數年來的最低點一度引發市場對電網投資或趨向萎靡的擔憂。但在疫情后大規模重啟的特高壓工程、抽水蓄能項目拉動下,國網在同年3月加碼電網投資計劃至4500億元。2021年,其實際完成電網投資4882億元。
據澎湃新聞觀察,自2020年以來,國內特高壓建設出現了第四輪建設熱潮。
特高壓指的是±800千伏及以上的直流電和1000千伏及以上交流電的電壓等級。國內首條特高壓工程投運已有十余年,自上馬之初,圍繞中國特高壓工程、尤其是交流特高壓的技術安全性和經濟性不乏爭議。2011年至2013年,國內特高壓工程歷經了第一輪建設高潮,2014年至2016年經歷了第二次建設高潮。2018年9月,國家能源局核發《關于加快推進一批輸變電重點工程規劃建設工作的通知》,將于2018、2019年兩年內核準12條輸電線路,包括12條特高壓線路和兩條超高壓線路,標志著特高壓建設將迎來第三輪建設高潮。在經歷2019年的投資節奏放緩之后,2020年特高壓大規模全面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