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長談4個半小時,單方面把事情定了,澤連斯基連找3國幫忙
在沙特阿拉伯的炙熱陽光下,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高規格外交會談悄然舉行。俄美兩國,經過一年多的隔閡,終于在利雅得坐到了談判桌前。這不僅是繼特朗普與普京通話后,兩國最高級別官員首次面對面接觸,也是在俄烏沖突和美國“外交孤立”政策陰影下的一次重要互動。
1、美俄單方面把事情定了
起初,會談的氣氛可以用凝重來形容,但經過四個半小時的對話后,雙方均表示此次“談的還不錯”。
期間,俄方強調了烏克蘭問題背后的根源,明確表示北約勢力進入烏克蘭將被視為對俄羅斯的直接威脅。這種表態,無疑是一種赤裸裸的底線宣示。
而美方,則提出了解決沖突必須得到烏克蘭、歐洲和俄羅斯在內的所有相關方的認可,這無疑是在為之后的多邊合作留出空間。
最終,經過一番唇槍舌劍,雙方達成了四點共識:設立磋商機制理順雙邊關系,委派高級團隊加快化解烏克蘭危機,謀劃結束俄烏沖突后的合作基礎,以及保持定期聯系以推進談判進程。
然而,真正的考驗才剛開始。這四點共識究竟是邁向和平的堅定腳步,還是只是一次漂亮的外交辭令?
2、歐洲和烏克蘭,都被排除在外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場俄美會談中,烏克蘭卻罕見被排除在外。面對這種情況,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顯得有些錯愕,他明確表示自己毫不知情。
不僅如此,美國似乎也有意“忽略”歐洲國家的聲音,只將烏克蘭問題的討論局限在俄美之間。這引發了法國總統馬克龍的強烈不滿,他迅速宣布將在巴黎召開一個專門討論歐洲安全問題的高峰會議。
英國首相甚至表示,如果情況需要,英國將準備向烏克蘭派出軍隊。而加拿大則繼續向烏克蘭提供資金和物資支持。
盡管美方立即解釋說會晤只是“破冰”而非實質性談判,但這番話未必能平息歐洲的疑慮。在他們看來,任何有關烏克蘭的決定都可能觸及到自己脆弱的安全神經。
相比之下,中國的態度則顯得持重而鎮靜,沒有貿然加入夾縫中的競技,而是希望能通過勸和促談來推進和平解決。我們不偏袒任何一方,只是始終強調公正持久的和平協議,并堅定不移地提出希望各方努力實現和平的愿望。
3、澤連斯基計劃找三國幫忙
面對上述復雜局面,澤連斯基立即啟程奔走三國,即拜訪阿聯酋、土耳其和沙特。
央視新聞報道稱,就在俄羅斯和美國代表團在沙特會談的同一天內,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還發表公開評論。
他表示,“俄美在沙特的會談讓我們感到吃驚”,并強調他關心的是“烏克蘭的合作伙伴可能對我們有過多想法”。
與此同時,由于不希望出現某種與這些會談相關的“巧合”,澤連斯基還取消了原定于2月19日的沙特訪問計劃,將行程推遲至3月10日。
此外,澤連斯基還強調,希望土耳其和歐洲能夠更多地參與到解決俄烏沖突的討論中。他明確提出,“談判不應該在我們背后進行”,這表明他對透明度和烏克蘭的參與權利格外重視。
可以看出,澤連斯基希望國際社會,特別是烏克蘭的盟友,可以更加直接地支持烏克蘭的立場,而不是在沒有烏克蘭參與的情況下,由美俄單方面把事情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