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唐納德·特朗普的最新任期上,因為他的經濟政策似乎將給全球經濟帶來根本性的變化。
《經濟學人》發表的一份報道稱,特朗普的做法將金融自由化與針對貿易和移民的嚴格限制結合起來,而這可能會對美國和全球市場產生復雜的影響。
《經濟學人》在這篇報道中指出,特朗普在上任之初就占據了全球媒體的頭條新聞,其中包括成立由埃隆·馬斯克和維韋克·拉馬斯瓦米領導的“政府效率部”——其目標是每年減少2萬億美元的政府支出。
特朗普的新政府還尋求放開人工智能的使用并促進與其基礎設施相關的立法,而這可能會提高生產力和經濟增長。
但是據該報報道,其他政策——例如驅逐數百萬移民以及對中國征收高達60%的關稅、對其他國家征收10%至20%的關稅,則引發了人們對其負面影響的擔憂。
據估計,驅逐移民的成本可能達到數千億美元,并將導致勞動力短缺和價格上漲——特別是在依賴移民勞動力的農業部門內。
據《經濟學人》報道,盡管人們對實施這些政策表現出了明顯的熱情,但是美國政府仍面臨著重大挑戰,因為征收一般關稅需要得到國會的批準,而支持自由貿易的共和黨人可能會反對這些政策。
同樣,實施大規模驅逐政策需要得到地方當局的合作,而地方當局可能會拒絕參與其中,從而將使事情變得更加復雜。
目前市場對減稅和廢除嚴格立法持樂觀態度,因為投資者認為這些措施將在短期內提振企業利潤。
但《經濟學人》的報道警告稱,從長遠來看,通貨膨脹會產生影響,并且會擾亂全球貿易。
美元升值可能導致利率上升,進而給依賴美元債務的發展中經濟體增加額外負擔。
分析表明,特朗普在第二個總統任期內的政策可能會對全球經濟產生廣泛影響,其中,墨西哥、中國和歐洲將成為受影響最嚴重的地區。
這是由于這些國家與美國貿易、移民和國防政策之間所存在的聯系,而這些政策預計在此期間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 墨西哥:由于其經濟依賴對美國的出口,該國被認為最容易受到特朗普政策影響的國家。由于美國移民和貿易政策的收緊,預計墨西哥將面臨額外的壓力。
- 中國:隨著馬可·盧比奧和邁克·沃爾茲等人物被任命擔任具有影響力的職務,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可能會進一步升級,并促使一些企業將其供應鏈從中國轉移。
- 歐盟:由于歐盟與美國之間的巨額貿易逆差以及特朗普對北約的持續批評,評估認為歐洲領導人將面臨重新評估其國防和經濟政策的壓力。
據《經濟學人》報道,隨著特朗普政策的實施,發展中經濟體可能會因美元債務成本上升而承受額外負擔。
另一方面,有人呼吁避免在關稅政策上相互報復,而是轉為注重通過經濟改革來提高競爭力。
該報稱,由于中國對國內需求的關注,它似乎能夠更好地應對這些變化,而歐盟則在發展內部市場和采用人工智能技術方面受到行動延遲的影響。
《經濟學人》在其報道中指出,各國需要迅速適應這些變化,并重點關注國內改革而不是貿易升級。
如果世界想在“特朗普經濟學”(即特朗普的經濟方針)面前保持競爭力,那么提高經濟效率將是應對未來挑戰的最佳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