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2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賈驥業)國家統計局今天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9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達52281.6億元,同比下降3.5%,實現營業收入99.20萬億元,同比增長2.1%。
“多重因素影響工業企業利潤下降。”在解讀此次發布的工業企業利潤數據時,國家統計局工業司統計師于衛寧提到了三點原因,包括有效需求不足、工業品價格下降及今年8月份以來同期基數明顯抬高等。
于衛寧介紹,從價格看,工業品出廠價格持續低迷,9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降幅繼續擴大,對企業收入和盈利形成較大壓力;從收入看,1—9月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2.1%,增速較1—8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從成本看,企業成本增速快于營收增速,導致企業毛利下降,對利潤增長支撐不足。“此外,今年8月份以來同期基數明顯抬高也給利潤恢復帶來壓力。”于衛寧說。
雖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但高技術制造業凸顯出較強的韌性。于衛寧提到,1—9月,在生產快速增長帶動下,高技術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6.3%,高于規上工業平均水平9.8個百分點,拉動規上工業利潤增長1.1個百分點,為規上工業利潤提供重要支撐。其中,航天器及運載火箭制造、半導體器件專用設備制造等高端裝備制造行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7.1%、13.2%;智能車載設備制造、可穿戴智能設備制造、智能無人飛行器制造等智能制造行業利潤分別增長27.5%、25.6%、10.2%;鋰離子電池制造等綠色制造行業增長58.8%。
此外,消費品行業利潤也穩定增長。于衛寧說,在各地區各部門扎實推動一系列擴內需促消費政策落實落細以及國際市場需求穩定的背景下,部分消費品行業保持較快增長,1—9月,紡織、家具、農副食品、文教工美等行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1.5%、11.0%、6.6%、5.4%。得益于國內外消費市場總體保持穩定,1—9月,消費品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2.4%,高于規上工業平均水平5.9個百分點,拉動規上工業利潤增長0.5個百分點。
“總體看,雖然規上工業企業利潤有所下降,但工業新動能韌性顯現,且隨著工業企業預期企穩、信心有所增強,工業企業效益有望得到恢復。”于衛寧表示,下階段,要加快落實存量政策和近期出臺的一攬子增量政策,為工業企業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助力工業企業利潤恢復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