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訪華,簽了哪些“超級大單”?

    馬克龍訪華,簽了哪些“超級大單”?

    liwenzhen 2025-03-29 案例展示 17 次瀏覽 0個評論

      文/李曉喻

      中歐經貿合作正迎來“暖春”。法國總統馬克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訪華期間,中法企業簽署多個大單。

      簽了哪些大單?

      4月6日,中法兩國元首共同見證簽署農業食品、科技、航空、民用核能、可持續發展、文化等領域多項雙邊合作協議。

      其中,法國飛機制造商空中客車公司與中國航空器材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160架民用飛機、總價值約200億美元的批量采購協議,并將在天津建設第二條生產線,到2026年每月最多生產75架A320 Neo飛機。

      此外,在隨同馬克龍出訪的龐大商業代表團中,鐵路設備制造商阿爾斯通、法國達飛海運公司、核電供應商法國電力公司、歐萊雅等公司以及法國豬肉行業等也都與中國簽署協議,擴大了合作。

      例如,法國電力公司與中國廣核集團續簽了自2007年生效的全球合作協議,涵蓋了核電站的設計、建設和運營。根據該協議,該公司與中廣核在廣東臺山合資建造了世界上歐洲壓水堆(EPR)三代核電機組的首堆工程。

      歐萊雅與阿里巴巴簽署了為期三年的戰略合作協議,將共同打造行業首個“美妝數字化循環經濟模式”。

      法國達飛海運公司將與中遠集團和上港集團合作開發生物燃料。該公司首席執行官薩德接受媒體采訪時稱,該公司在中國就生物甲醇和電子甲醇的供應達成了新協議。

      近年來,中法經貿往來密切。據官方數據,2022年中法雙邊貿易額達5416.7億元人民幣,占中歐貿易總額的9%。

      中國和歐洲的經貿合作也在升溫。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透露,現在幾乎每周中國同歐洲國家都在北京舉行外交部政治磋商,為下階段中歐之間頻密的高層互動做準備。數十位歐洲商界領袖出席了今年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表達在華投資興業的信心和期待。“一年之計在于春。春意盎然,中歐各領域交往已迅速重啟,正全面鋪開。”

      為何進入“暖春”?

      分析人士認為,中法和中歐經貿合作進入“暖春”,主要原因有二。

      一方面,在世界經濟整體低迷之際,經濟加快恢復的中國對全球投資者而言意味著不容錯過的機遇。

      近期,多家國際組織和機構認為中國經濟加快恢復將帶動區域乃至世界經濟增長提速。如世界銀行認為,得益于中國經濟大幅反彈,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發展中經濟體今年經濟增速將加快至5.1%。

    馬克龍訪華,簽了哪些“超級大單”?

      亞洲開發銀行也在最新一期報告中稱,中國經濟快速恢復將為亞太地區產品出口增長提供支持,提振地區貿易和旅游業,為經濟增長注入更強勁動力。報告預計,亞太地區經濟體今明兩年經濟增速或將提升到4.8%,高于2022年的4.2%。

      全球貿易似乎也因中國政策調整而顯露暖意。據世貿組織(WTO)最新預測,2023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將增長1.7%,高于去年10月預測的1%。WTO稱,上調全球貿易增長預期的“關鍵因素”是中國不斷優化調整防疫措施,這有助于釋放消費需求,促進國際貿易增長。

      另一方面,國際關系格局生變也使歐洲心態有所變化。

      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副所長劉作奎稱,在烏克蘭危機中,歐洲被捆綁在美國的“戰車”上,越來越感覺吃力。經濟疲軟、通脹高企、能源危機等一系列問題,使歐洲人深受其害,逐漸意識到美國并不是一個真心實意的合作伙伴。

      他表示,此外,在其他關鍵議題上,美國也在損害歐洲這一傳統盟友的利益,如美國《通脹削減法案》加速了歐洲制造業企業流向美國。這些都讓歐洲心生不滿。這種結構性、大國關系的變化,也是歐洲政要主動來找中國的重要原因。歐洲要解決經濟發展困境、能源危機等問題,都離不開與中國的合作。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認為,要使中歐經貿合作可持續,今后歐方應盡量減少經貿領域的政治化、安全化趨勢,才能釋放更多合作潛力。

    轉載請注明來自青島峻峰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本文標題:《馬克龍訪華,簽了哪些“超級大單”?》

    百度分享代碼,如果開啟HTTPS請參考李洋個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決定都會改變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