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車儀式現場。蔣海濤攝
3月30日上午,一列滿載62集裝箱標箱的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從地處長江、烏江交匯處的重慶涪陵龍頭港鐵路專用線國鐵貨場緩緩駛出,這是涪陵龍頭港鐵路專用線國鐵貨場開出的首趟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標志著西部陸海新通道新增一個鐵公水聯運始發站點。
涪陵龍頭港鐵路專用線國鐵貨場開出的首趟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蔣海濤攝
此次貨物主要有精己二酸、聚酯切片、汽摩配件等,來自涪陵華峰、萬凱和涪陵周邊地區工廠,將經廣西欽州港站轉海運,最終抵達新加坡、意大利、西班牙、墨西哥等11個國家。
據了解,涪陵區龍頭港地處長江、烏江交匯處,是重慶三大樞紐型港口之一,是5000噸級船舶、萬噸級船隊常年可抵達的長江上游最西端港,鐵路專用線是國家長江經濟帶港口鐵水聯運設施聯通計劃項目和重慶市百項重點關注項目。
“此前,我們貨物出口運輸需要從涪陵通過公路運輸到果園港再到欽州港,中間還要經過下貨、倉儲、運輸等流程。現在我們可以直接通過龍頭港‘鐵水聯運’到達欽州港,中間減少了倉儲運輸時間,降低了物流成本,非常方便。”重慶萬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輪值總經理臧紅輝說。“今天我們運輸的是化工原料PET,有6節集裝箱,這批貨物最終將運往柬埔寨。”
龍頭港鐵路專用線的開通,標志著涪陵龍頭港成功按下由“公水聯運”向“鐵水聯運”降本增效的“快進鍵”,“通道+樞紐+網絡”現代流通體系初步形成。
同時,龍頭港鐵路專用線將充分發揮龍頭港核心樞紐功能,實現鐵公水多式聯運無縫銜接,打通港口集疏運“最后一公里”;也將充分發揮鐵路運量大、能耗低、污染小等優勢,構建安全便捷、綠色低碳的綜合立體交通物流走廊,助推地方經濟平穩轉型升級,助力涪陵加快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西部陸海新通道市域輔樞紐和“一區兩群”聯結樞紐。
近年來,涪陵區積極融入和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充分發揮港口和綜合保稅區等國家級開放平臺優勢,高質量發展多式聯運和現代物流,互聯互通和物流組織水平全面提升,通道經濟成勢見效、上量提質。“2023年,全區港口吞吐量突破3900萬噸、居全市第一,龍頭港貨運量實現翻番,西部陸海新通道貨運量超6000標箱、增長28%,與東盟國家進出口額增長1.5倍。”涪陵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下一步,涪陵區將以此次鐵海聯運班列發車為契機,深度融入和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國家戰略,一體打造大通道、大物流、大貿易、大平臺、大口岸、大樞紐、大產業,全方位提升開放能級,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市域輔樞紐,為現代化新涪陵建設提供有力支撐。(蔣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