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未真正掌權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就高調推出了他的領土擴張野心——搶“島”奪“河”霸占“灣”。
島,指的是格陵蘭島;河,指的是巴拿馬運河;灣,指的是墨西哥灣。
不管是島,是河,還是灣,都是有主的,全都不是美國的地盤,和美國沒有半毛錢的關系,可是,特朗普居然公然高調宣稱要把它們給奪過來,變成美國領土的一部分。
有學者一針見血地指出,如果特朗普成功了,他將加入“大大擴張美國領土的總統行列”,“成為一位真正偉大的總統”。有了加拿大和格陵蘭島,美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國家——比目前的俄羅斯大得多”。
無疑,特朗普的想法是非常完美無瑕,目的是非常偉大榮耀。
可是,島的主權國家丹麥、河的主權國家巴拿馬和灣的主權國家墨西哥都分外震驚和氣憤,本屬于自己的地盤,你美國憑什么要奪過去?這不是赤裸裸的霸權主義嗎?
實話實說,這就是在明目張膽地硬搶,這就是在肆無忌憚地霸權。那么,特朗普的這一領土擴張野心,能得逞嗎?
能不能得逞如愿,這除了特朗普的決心和信心外,還要取決于那幾個主權國家的底線和底氣。
特朗普既然公然提出來了,這就說明他早已有所企圖,有所野心,且頗有決心,信心十足。
為什么這樣說呢?
因為特朗普毫不避諱地提出了爭奪措施和方法——不排除通過“軍事或經濟脅迫”手段奪取巴拿馬運河和格陵蘭島的控制權,希望用“經濟力量”使加拿大并入美國,提出將墨西哥灣更名為“美國灣”。
假若美國動用軍事手段奪取格陵蘭島,那么,小小的丹麥肯定不是強大的美國對手。巴拿馬運河的主權國家巴拿馬呢,更奈何不了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也是不值一提。即便這四個國家捆綁在一起來對付美國,也絕對是美國的手下敗將。
一句話吧,在軍事力量上,這幾個國家和美國相比,根本不在一個維度上,差距大得很。
第二個方案就是經濟制裁。
強大的俄羅斯面對美國的經濟制裁,如凍結資產、限制金融交易、出口管制等,都無能為力和一籌莫展,更何況是更為弱小的加拿大、丹麥等國呢?
這幾個國家中,綜合來看,加拿大排第一。看看加拿大能抵抗得了美國的經濟制裁嗎?
加拿大出口總額的四分之三以上都銷往美國,價值近6000億美元,包括能源、木材和汽車零部件。若美國突然宣布禁止兩國貿易,那么,必將對加拿大造成毀滅性打擊。即使如特朗普所言的對加拿大征收25%的關稅,也必將讓加拿大損失慘重。
眼下的加拿大聯邦債務已達到1.2萬億加元,是2015年的兩倍;生活成本日益提高,大批工人下崗失業,乞丐流落街頭,民眾的不滿情緒不斷攀升;毒品問題日益嚴重;兇殺案數量大幅上升……這些內憂已經讓加拿大手足無措、憂心忡忡了,若外困再突然侵入疊加的話,不讓加拿大雪上加霜、火上澆油?不滅國,就不錯了!
一言以蔽之,不管美國是采取軍事手段,還是使用經濟制裁,丹麥等國肯定會遭受滅頂之災的。
軍事抵抗不住,經濟制裁應付不了,那么,是不是就意味著丹麥等幾個國家只能乖乖地聽話照辦,只能老老實實地拱手相讓嗎?
不是的,這還得看看這幾個國家有沒有底線和底氣在!
雖然打不過,雖然害怕制裁,但是,若有一股子硬實的底氣和嚴防死守的底線在,美國再霸道狂妄,也得三思而后行的。
也就是說,那幾個國家若是不聽話,美國也絕不敢悍然發動戰爭的。因為還有聯合國在,還有正義在,還有公道在!
當然了,美國不是沒發動過戰爭奪得對別國的控制權。如1898年美國通過美西戰爭獲得對菲律賓、關島和波多黎各的控制權。但是,自那以來,美國再也從未如此公然威脅使用武力來擴大領土。
畢竟,時過境遷,美國也不是昨日的美國了,世界也不是昨天的世界了。
就像加拿大吧,特朗普想把它吞并掉變成美國的第51個州,即便加拿大政府同意,可加拿大人民能同意嗎?世界人民也能支持嗎?
只要丹麥、加拿大等幾個國家能堅守住底線,能始終蓄滿底氣,特朗普發出的這些大話,只能是嚇人的空話而已。
事實上,巴拿馬、加拿大、墨西哥等國并未被嚇破膽,而是據理力爭,嚴詞反駁,強烈抵抗。
巴拿馬政府明確表示,“巴拿馬運河主權是巴拿馬人民斗爭史的一部分,是不可逆轉的勝利成果”,運河主權“不可談判”。
加拿大也寸土不讓。
加拿大外交部長梅拉妮·喬利回應道,特朗普的言論表明“他完全不了解是什么讓加拿大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加拿大“在面對威脅時永遠不會退縮”。
加拿大最大反對黨聯邦保守黨領袖波利耶夫表示:“加拿大永遠不會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就這樣。”
墨西哥也毫不示弱。
墨西哥總統辛鮑姆回擊說,不妨將包括美國在內的北美重新命名為“墨西哥美洲”,這一叫法“聽起來很棒”。
丹麥首相弗雷澤里克森重申,丹麥自治領地格陵蘭島是“非賣品”,格陵蘭島屬于格陵蘭島人民。格陵蘭島自治政府總理表示“絕不賣島”。丹麥國王更是直接下令修改國徽,新版國徽重點突出代表格陵蘭島的北極熊標志,似乎在向美國方面高調宣示主權。
不管是哪個國家,對特朗普的狂妄霸道行為都無比不解和憤慨,都提出強烈抗議。
說實在的,這幾個國家有這樣的反應,都屬人之常情,誰都會這樣的。
這幾個國家若能始終如一、不卑不亢地堅守這樣的底氣和底線,那么,特朗普還真得好好考慮一番的。使用軍事手段是不大可能的,但經濟制裁的可能性很大。
假若那幾個國家都能齊心協力、眾志成城、同仇敵愾,那么,即使特朗普發起經濟制裁,哪怕是軍事恫嚇,也毫不示弱,依舊頑強抗爭,這樣的話,不僅能強有力地抗擊了霸道的美國,而且還能保住國家疆土的完整和民族的尊嚴,可是,怕的就是沉不住氣,率先膽怯了,畏懼了,認慫了,服輸了!
這不,丹麥就開了個這樣的“壞頭”。
1月11日,丹麥首相弗雷澤里克森向特朗普的團隊發送了私人信息,表示愿意討論加強格陵蘭島的安全或增加美國在當地軍事存在的事宜。
這,不是主動地認慫和服輸,又是什么呢?
或許,誰也不會想到,只有短短幾天的時間,丹麥領導人居然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居然丟掉了先前的勇氣和底氣。
特朗普發出的奪島占灣并州之宏偉的帝國侵略計劃,或許只是先放出口風,目的是先探探那幾個國家的反應如何。那幾個國家若沒有什么強烈反應,那就意味著美國的版圖擴增幾乎成功了一半;若反應強烈,那么就再制定下一步措施。
起初時,看到那幾個國家反應如此強烈,特朗普明白,他們是不怕嚇唬和恫嚇的,需要制定新的攻堅計劃。可還未來得及制定,誰知,丹麥這家伙居然先服軟認慫了。這讓特朗普登時看到了曙光,增強了信心,充滿了希望。
怕的就是那幾個國家都意志堅定,毫不動搖,堅守底線,那就很難找到突破口了。可而今呢,突破口出現了。
今天,丹麥認慫了,明天,就可能有加拿大低頭,后天呢,或許會有墨西哥道歉。
可以預見的是,現如今的特朗普,正偷喜著呢,而那幾個國家的領導,則惴惴不安,寢食難安,憂心忡忡,不知所措!
看得出,特朗普2.0時代,已將目光轉向了西半球,專注于美國的左鄰右居、親朋盟友,從他們身上吸血收能來壯大每況愈下的美國。
因為,特朗普非常明白,第一個任期和東方大國明爭暗斗,根本沒賺到多少好處。而拜登政府呢,更是把東方大國逼成了高手能人。
特朗普很識趣和清醒,新的任期不如換換思路,轉轉眼光,或許有可能讓美國重新沸騰強壯起來、于是乎,特朗普才來了個奪島搶灣、把加拿大并入美國和侵占巴拿馬運河的偉大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