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對華反補貼調查為何遭內外反對?

    歐盟對華反補貼調查為何遭內外反對?

    susihan 2025-03-30 凈化水設備 14 次瀏覽 0個評論

    中新經緯 6 月 15 日電 題:歐盟對華反補貼調查為何遭內外反對?

    作者 屠新泉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 WTO 研究院院長

    6 月 12 日,歐盟委員會發布關于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初裁結果,擬對進口自中國電動汽車征收 17.4%-38.1% 不等的臨時反補貼稅。對三家抽樣中國電動汽車企業比亞迪、吉利汽車和上汽集團擬分別加征 17.4%、20% 和 38.1% 的關稅;對其它制造商將征收 21% 的關稅;進口自中國的特斯拉汽車可能適用單獨的稅率。按照調查程序,歐盟委員會將于 2024 年 7 月 4 日前發布初裁,決定是否對中國進口電動汽車征收臨時反補貼稅。

    歐盟反補貼調查是否違規?

    對于歐盟委員會的初裁結果,中國商務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等都表示強烈反對。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批評歐盟委員會 " 罔顧世貿組織規則 "" 人為構造并夸大所謂的‘補貼’項目,濫用‘可獲得事實’規則 ",是 " 赤裸裸的保護主義行為 "。

    從程序上來看,歐盟委員會發起反補貼調查是否違規主要看,它有沒有經過一個公告程序,調查的過程中有沒有去征求中國一些相關企業的意見,有沒有充分地去收集信息等等。

    中國商務部批評其濫用 " 可獲得事實 " 規則,主要就是指其調查不充分。歐盟委員會應該到中國企業來實地調查,看看他們有沒有拿到補貼,而不是說自己搜集點材料就裁定為有補貼。

    此外,實際上,中國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在 2022 年底就已到期退出。而歐洲仍在實施大額購置補貼。比如,德國對純電動汽車根據售價給予不同的補貼,4 萬歐元以下車型最高補貼 4500 歐元。2023 年,法國普通消費者的購車補貼為 5000 歐元,低收入家庭的電動汽車補貼增至 7000 歐元。2023 年 2 月 1 日,歐盟委員會還提議增加國家補助。

    歐盟反補貼調查遭成員國及企業反對

    而且,本次調查不是由歐盟產業主動申訴,而是由歐盟委員會基于損害威脅依職權主動發起。因此,歐盟委員會的這次調查連歐盟內部的成員國都不乏反對者。德國、匈牙利政府官員都公開表達了反對意見與擔憂,認為歐盟應該支持貿易自由化。就連寶馬、大眾、奔馳等德國車企也第一時間表示了反對意見。

    他們之所以會有如此反應,恰恰說明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對歐盟并沒有造成損害,對雙方而言是互利的。從大的方面來說,應對氣候變化是全球國家都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歐盟提出到 2050 年要使歐洲在全球范圍內率先實現 " 碳中和 "。要實現這一目標,用電動汽車替代燃油車就成為一個必然的選擇。而當前來看,歐盟自身生產的電動汽車不僅技術相對落后,而且成本較高。這顯然是不利于其電動汽車的推廣與替代的。而中國生產的電動汽車廉價、優質,很好地滿足了歐盟的需要。

    從邏輯上來說,歐盟委員會這種做法也是沒有意義的,對雙方都沒有好處。目前中歐投資及貿易已經越來越緊密,歐盟的很多跨國企業、汽車企業在中國有巨額投資,因此企業不希望中歐的經貿關系惡化。而且中國向歐盟出口的很多汽車還是歐洲企業在中國生產的。

    歐盟對華反補貼調查為何遭內外反對?

    因此,建議雙方還是應盡力開展合作,找到一個利益的交匯點,加強中歐之間的產品、技術、資本相互流動,實現優勢互補。從應對氣候變化的角度來講,歐盟其實應該盡可能地擴大綠色產品的市場,包括電動汽車的市場,這樣才能夠更快地降低氣候治理成本,使得綠色產品電動汽車能夠更加被老百姓買得起用得起,讓電動汽車這一新產品在應對氣候變化的過程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轉載請注明來自青島峻峰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本文標題:《歐盟對華反補貼調查為何遭內外反對?》

    百度分享代碼,如果開啟HTTPS請參考李洋個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決定都會改變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