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5日,紐約銅價一度上漲至每磅5.374美元,刷新了2024年5月時創下的每磅5.199美元的歷史最高紀錄。
特朗普或在數周內實施銅關稅
據媒體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道,美國可能會在幾周內對進口銅征收關稅,比作出決定的最后期限早幾個月。
知情人士稱,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2月份曾指示商務部對潛在的銅關稅展開調查,并在270天內提交報告,不過現在預計這個問題會更快得到解決。
知情人士表示,銅關稅調查看起來只是走個形式,因為特朗普已經數次表示他計劃征收銅關稅。
知情人士還稱,特朗普政府正在迅速進行審查,可能會在270天的最后期限之前得出結論。
今年2月,在特朗普簽署行政令指示商務部長對銅啟動232調查當天,白宮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曾表示,調查將迅速進行。
特朗普威脅要對所有進口銅征收高達25%的關稅,此舉可能會擾亂全球銅市場。
銅對電動汽車、軍事裝備、和消費品等多個行業至關重要。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越來越依賴進口銅來滿足國內消費需求。白宮認為,對銅征收關稅有助于重建美國的銅生產能力。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受(潛在的)美國銅關稅影響最大的國家將是智利、加拿大和墨西哥,這三個國家是美國2024年精煉銅和銅制品的最大供應國。
紐約銅價今年或看向12000美元新高
集團和的分析師在給客戶的說明中表示,他們預計美國將在年底前對銅征收25%的關稅。全球最大的銅貿易公司托克集團(Trafigura)表示,銅價可能從目前的約10000美元/噸升至12000美元/噸。
周二,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的銅期貨價格飆升至新紀錄水平,達到每磅5.2255美元,超過了去年5月20日創下的5.199美元的歷史最高紀錄。這一歷史新高是在彭博社報道公司(Glencore Plc)因其Altonorte冶煉廠的熔爐出現問題而暫時中止銅運輸之后出現的。
今年以來,銅近月合約已飆升29%,使美國價格與倫敦金屬交易所(LME)設定的全球基準之間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脫節。
對沖基金Quantix Commodities投資者解決方案主管Matt Schwab在接受采訪時說,“關稅的不確定性,尤其是關稅何時實施”,應會使價差保持在較高水平。
AMT研究主管Dan Smith也指出,Comex和LME較長期合約的價差已經擴大,這表明“對關稅的預期正在上升”。
Mercuria金屬交易主管Kostas Bintas估計,約有50萬噸銅正被運往美國,導致全球其他市場嚴重短缺。他預測,隨著短缺的加劇,LME的價格可能會跳升至每噸12000美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交易商和投資者有望從銅的轉手中獲利,但如果擬議中的25%的關稅生效,美國制造商將承擔很大一部分預期影響的成本。
“美國港口即將被大量進口銅淹沒”
有跡象顯示,美國港口即將被大量進口銅的涌入所淹沒,因為貿易商正趕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可能實施的銅關稅生效前搶運貨物。
美國彭博社日前報道稱,包括托克集團、集團和貢渥集團在內的大宗商品貿易商,都正在將大量原定發往亞洲的銅改道發往美國。其中一些知情人士表示,由于數量巨大,貿易商不得不在新奧爾良和巴爾的摩預訂額外的倉儲空間,以容納這些貨物。
能源交易商摩科瑞估計,約有50萬噸銅正在運往美國,遠高于每月約7萬噸的正常進口量。
對基本金屬的搶購熱潮已經導致市場混亂,推高了美國地區銅的價格。上周,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的銅期貨價格一度比全球其他地區每噸高出了1400美元以上,這為貿易商將多余的銅運往美國創造了巨大的動力。
3月20日,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價突破1萬美元/噸,創去年10月以來最高水平。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月要求商務部調查美國進口銅的情況,以應對對國家安全和經濟穩定的“威脅”。白宮表示:“美國在銅供應鏈中面臨重大脆弱性,對國外開采、冶煉和精煉銅的依賴日益增加。”“歐洲新聞網”分析稱,這項命令被視為對銅進口征收關稅的前兆,旨在與中國在銅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競爭,這也引發了銅價的上漲。本月20日,白宮又宣布將銅和黃金一起列為關鍵礦產。
供應不足跡象初顯
彭博社在報道中寫道,“特朗普威脅征收銅關稅造成的混亂已經改變了市場動態。”紐約期貨的漲幅遠高于倫敦的全球基準合約,這種不尋常的錯位正在導致庫存從非美國市場流入美國。荷蘭跨國金融服務公司的金融分析部門ING Think 稱:“自2月下旬以來,LME亞洲庫存出現最大規模的提取,其次是歐洲的庫存。”
在中國,洋山銅溢價(衡量精煉銅運輸額外成本的指標)本月已上漲近一倍。與此同時,在東南亞,進口溢價已升至去年4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彭博社援引賓塔斯的預測稱,大量金屬流入美國將導致世界其他地區面臨供應短缺風險。
銅具有高導電性且價格相對便宜,用于電線已有200余年的歷史,如今還用于所需的電纜、、和,被廣泛應用于電子、建筑和可再生能源等許多行業。隨著電動汽車(EV)和綠色能源項目的需求不斷增長,國際能源署(IEA)預測,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項目對銅的需求將翻一番。
同時,與之相對應的卻是供應不足。國際能源署警告稱,2025年后供應缺口將大幅增加,礦業產量可能難以滿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