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的發布,體現了我國經濟增長主動力轉型的決心與方向,即從過去偏向市場后端的互聯網經濟,向前端要素市場、底層新基建及后端產業應用的全要素、全流程、全業態數字化轉型邁進。
文化和旅游是數字經濟的重要應用場景,“實施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也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的重要部署。從產業增長邏輯看,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數字化已成為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的主動力,結構性貢獻超過1/3: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數字文化新業態特征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實現營業收入39623億元,比上年增長18.9%;兩年平均增長20.5%,高于文化企業平均水平11.6個百分點;占文化企業營業收入的比重為33.3%。
但是需要看到,未來10年,文化和旅游的數字化進程同樣進入改革的深水期。特別是以平臺經濟為代表的部分業態,隨著用戶規模、消費時長的見頂,流量與資本紅利的消失,其發展模式明顯進入存量競爭、增量空間不足的狀態。文化和旅游亟須從過去的“互聯網+文化和旅游產業”增長模式向基于新需求、新場景、新產業鏈節點的增長模式轉變?;诖?,我們需要更加深刻理解數字經濟與文化和旅游發展的相互作用及重要意義。
“數字+”與“+數字”:文化和旅游在數字經濟中雙重角色
“數字+”與“+數字”的辯證關系,是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交融發展的內在邏輯。文化和旅游在數字經濟中承擔了要素層與應用層的雙重角色與定位。
在“數字+”邏輯中,文化資源與內容從要素層面促進了數字經濟自身的轉型升級,也實現其長尾效應。以數字經濟出海為例,數字出海的第一輪風口,是以工具類互聯網應用為主,從獵豹的清理軟件到聯想的茄子快傳,都是單純的優化操作系統本身。從2018年起,以文化內容賦能的數字出海第二輪風口到來,2021年TikTok取代Google,成為了全球訪問量最高的互聯網平臺;米哈游出品的手游“原神”專區成為2021年美國最大的訂閱社區Reddit瀏覽量最高的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