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30日電(記者 董瑞豐)作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綜合極端條件實驗室裝置30日在北京懷柔科學城啟動試運行。
該大科學裝置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為法人單位,集極低溫、超高壓、強磁場和超快光場等極端條件為一體,旨在大幅提升我國在超導、量子材料等物質科學領域的基礎研究能力。
同樣以中科院物理所為依托單位的兩個前沿交叉研究平臺——材料基因組研究平臺、清潔能源材料研發與綜合測試平臺,當天也全面進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率先進入科研狀態。
中科院物理所所長方忠介紹,“一裝置兩平臺”是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第一批啟動建設的國家大科學裝置和前沿交叉研究平臺,承載著推動物質科學研究實現跨越發展的重要使命。
隨著“一裝置兩平臺”進入科研狀態,中科院物理所懷柔園區正式啟用。當天,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凝聚態物理卓越創新中心、北京物科儀器研發中心相繼揭牌。
其中,北京物科儀器研發中心是中科院物理所和懷柔科學城聯合創建的尖端科研儀器裝備研發中心,將圍繞低溫設備、真空設備、超快激光、精密測量等尖端儀器技術研究與設備開發,力爭實現一批高端科研儀器的國產化,為懷柔科學城建設提供關鍵核心硬件支持。
中科院物理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文亞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物理所懷柔園區將加速進入科研狀態,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于2017年獲批開建。根據規劃,到2020年建設成效初步顯現,到2030年建成世界級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
截至目前,在建的29個科學設施平臺項目中,22個正在施工建設,7個已進入科研設備安裝階段。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子午工程二期項目、高能同步輻射光源等大科學裝置均加速推進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