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把火怎么點著的?”

    “這把火怎么點著的?”

    lizhengqiao 2025-04-07 凈化水設備 2 次瀏覽 0個評論

    (觀察者網訊)自上周美國警方在哥倫比亞大學進行大規模逮捕行動后,美國高校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議活動愈演愈烈。

    當地時間4月26日,美媒《華盛頓郵報》對話了多名抗議行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揭開了這把從哥倫比亞大學燒起來的火,究竟是如何被“點燃”,并進而發展成全美頂尖高校一片燎原的。

    報道稱,盡管從表面上看,這場全美高校抗議活動最近幾天才登上了全球的頭條新聞,但它們其實是已經持續了數月的校園活動和早先校園緊張局勢的頂點。早在去年10月7日哈馬斯突襲以色列后沒幾天,美國大學校園里就已經開始了反戰抗議活動。

    “大學必須從與以色列有關的武器制造商中撤資”,圍繞著這樣一個特定的要求,學生們開始慢慢組織起來。而校方管理層對此要么敷衍應對,要么根本不作出回應,迫使這些年輕人不得不采取進一步措施,于是抗議活動在今年春天逐步升級。

    當地時間4月24日,得克薩斯大學校園內,一名抗議學生靜靜地盯著一排德州警察

    “我們在歷史上的學生抗議活動中看到了自己”

    據《華郵》報道,在布朗大學,反對以色列報復哈馬斯的抗議活動幾乎一觸即發。去年秋天,警方在兩次示威中逮捕了61人。

    大四猶太學生羅森茨韋格(Ariela Rosenzweig)是被捕者之一。他介紹稱,這些校園示威活動是由學生主導的有機行動,其要求布朗大學從與以色列有廣泛業務往來的軍火商或公司中撤資。

    其他美國精英大學也同時舉行了類似的示威活動,推動撤資的呼聲日益高漲。羅森茨韋格表示,各個學校的抗議學生們,通過“全國學生支持巴勒斯坦正義組織”(SJP)在各校分會保持聯絡,協調活動。

    然而,此后多校SJP遭到校方暫停活動,佛羅里達州更以“支持恐怖主義”為由,直接下令關停全州各個學校的分會。哥大巴納德學院的大三學生阿斯卡納塞(Askanase)直言,此舉只會讓學生們更想抗議。

    “我們意識到,無論我們如何大聲疾呼,如何苦苦哀求,校方仍然沒有聽取我們的意見。”他說,“我們意識到,升級活動是有必要的。”

    他回憶稱,就在SJP等組織被暫停的幾天內,學生們效仿上世紀80年代成功迫使哥大從致使南非種族隔離的活動中撤資的抗議運動,又迅速成立了一個名為“哥倫比亞大學種族隔離撤資”的聯盟,很快獲得了90多個校園團體的支持。

    阿斯卡納塞說,他們分別研究了1968年和1985年在哥大設立營地反對越南戰爭和南非種族隔離制度的學生抗議者事跡,并且閱讀了有關黑豹黨的資料以及該黨領袖安吉拉·戴維斯的言論。

    學生們在這個新聯盟的一份宣言中寫道:“校方低估了我們的決心。在哥倫比亞大學從造成種族隔離的以色列撤資、巴勒斯坦人獲得自由、全世界所有被壓迫人民獲得解放之前,我們決不罷休。”

    在布朗大學,學生們也從過去汲取靈感。今年2月,羅森茨韋格和其他20名同學舉行了為期8天的絕食抗議,模仿布朗大學前輩在80年代絕食抗議南非的種族隔離制度。

    “我們從那些學生抗議活動的遺留影響中看到了自己。”羅森茨魏格說,“我們國家的青年認為……我們的機構,無論是政府還是大學,都不能與占領、種族隔離和種族滅絕同流合污。”

    1970年5月4日,時年19歲的肯特大學歷史系學生愛麗笙·克勞絲,把一支鮮花插在了指向學生的國民警衛隊槍管里,并對那名持槍的國民警衛隊員說“鮮花要比子彈美好得多”。最終慘案造成3死8傷,死者中包括愛麗笙,她是一個猶太人 資料圖

    在接下來的幾周里,各個大學的抗議活動愈演愈烈。阿斯卡納塞說,今年春季學期開學后,擔心被管理員發現,哥大學生們開始在校外公寓開會。在一些會議中,他們還會把手機和筆記本電腦堆放在另一個房間里,以防泄密。

    然后,他們開始做一些更實際的準備工作:訂購帳篷、食物、口罩和醫療用品,對可能發生的逮捕和停學擬定應對措施,細致到連扎營抗議時能夠使用的衛生間的位置也考慮在內。

    4月14日,哥大學生敲定了大型抗議活動的日期:占領活動將在三天后,也就是17日開始,屆時哥大校長將會前往國會作證。他們認為,如果校長不在,校方將更難協調應對措施。此外,他們還希望擾亂大學畢業季的準備工作進一步施壓。

    抗議活動正式開始的前一天晚上8點,阿斯卡納塞畫下了“加沙團結營地”的大型橫幅。其他抗議者們在校園里分散開來,帶著帳篷和物資,用手機短信實時交流校園保安的最新位置,在寒夜里蜷縮在一起靜待行動。

    抗議學生在哥倫比亞大學校園內支起帳篷 圖自視覺中國

    “我們這代美國大學生,從未生活在正常的時代”

    就在抗議活動進行了一天后,哥大校長沙菲克18日叫來了警察,驅散校內抗議學生。阿斯卡納塞和同學們被接二連三地押上大巴,直到幾個小時后才獲釋。

    而這個舉動徹底升級了事態發展。報道稱,哥大百名學生被捕后,耶魯大學的學生們在社交媒體上追蹤著混亂的每一分鐘。第二天一早,該校的抗議學生就迅速在校內搭起了帳篷,以示聲援。

    “這把火怎么點著的?”

    他們認為,如果哥大這所紐約常春藤名校的學生們冒著被捕的危險也要反對以色列,為巴勒斯坦發聲,他們愿意加入其中。

    與此同時,當天來自美國全國其他幾十所大學的200多名學生代表在線上會議中商討如何復制哥倫比亞大學的抗議活動。自此,一把火在全美高校徹底“點燃”。

    當地時間4月25日,美國加州,斯坦福大學學生和親巴勒斯坦抗議者舉行集會 圖自視覺中國

    《華郵》指出,社交媒體和智能手機的普及,助力了這場日益壯大的抗議活動。學生們能夠迅速地交流信息,并以早期大學運動無法想象的方式“復制戰術”。

    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激進社會運動的講師泰·瓊斯(Thai Jones)認為,現在將哥大這場抗議活動的席卷程度,與1968年那次反對越戰的抗議活動相提并論還為時過早。當時哥大學生占領了五棟大樓以抗議越戰,并在全國范圍內推動了學生反戰活動,最終導致數百所校園暫時關閉。

    但他承認,此次全美高校抗議活動確實證明了不同學校的學生運動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而媒體在報道中展示的學生被捕的沖擊性畫面,其所具有的力量也著實能夠引發一場群眾運動。

    瓊斯說,2024年有60年代不存在的社交媒體平臺,諸如Instagram、TikTok和X等。在網上傳播的抗議活動的圖片和視頻,能夠在學生之間引發共鳴和效仿。

    哥大學生會主席維賈亞庫馬爾(Teji Vijayakumar)補充道,與過去還有一點不同的是,對于今天正在上大學的這一代美國大學生來說,他們的生活一直在經歷一波又一波的社會動蕩。

    她說,像她這樣即將畢業的大學高年級學生,小學時正值占領華爾街抗議活動;上初中時,學生們因槍支管制而罷課,特朗普總統時期對穆斯林國家發布旅行禁令又引發大型游行;到了高中的時候,“黑人的命也是命”示威活動又爆發了。

    在維賈亞庫馬爾只有13歲的時候,她就已經參加了華盛頓的婦女游行。她感嘆道:“我認為與老一輩人的不同之處在于,對他們來說,大學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而我們這一代人在金融危機中開始上小學,在特朗普就任總統時開始上高中,在大流行病中開始上大學。我們從未生活在正常的時代。”

    “象牙塔地基不穩了”

    雖然政府官員希望在下個月學期結束時緊張局勢能得到平息,但抗議活動已成為大學管理者的危機,他們既要努力控制示威活動,又要兼顧各種互相矛盾的要求,比如打擊反猶太言論的同時還要保障學生的言論自由權。

    “我認為象牙塔的根基不穩了。”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歷史學教授史蒂文·明茨(Steven Mintz)補充道,“它的地基遠比看上去的還要脆弱和不堪一擊,而且外墻也出現了很大的裂縫。”

    還有專家表示,撤資帶來的復雜性也是大學管理層無法用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案來結束校園抗議活動的原因之一。他們認為,抗議學生提出的撤資要求不切實際,要求校方提供金融投資透明度也不太可能實現。

    研究捐贈基金和金融的馬西卡諾(Chris Marsicano)解釋道,大學對于金融投資一般都是諱莫如深的態度,能不透露就不透露,以避免一些大大小小的麻煩,比如投資公司與學校某個理事的公司構成直接競爭關系的尷尬;其次,學校很少會與以色列相關公司有直接聯系,大都是通過大型指數基金公司投資,這就更加難以理清投資是否與以色列相關公司存在聯系。

    另一邊,諸多美國政客持續給這一系列抗議活動貼上“反猶”標簽,并聲稱活動中存在“外部煽動力量”,揚言要嚴懲學生和組織者。

    這一說法被各校抗議學生一再否認,許多大學教授、校友和民權領袖也譴責警方對校園示威者采取過激行動。他們說,學生們組織的抗議活動大多是和平的,所謂對于“外部煽動者”的擔心被夸大了。

    “現在,我們看到美國的民主狀態正在受到限制,這非常、非常令人擔憂。”社會運動專家利茲(Greg Jobin-Leeds)說。

    據路透社統計,過去一周,美國主要大學中有約550人因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議活動被捕。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一名女性在抗議活動中被捕 圖自美聯社

    不過美國各高校的抗議仍在進行中。NBC新聞25日早些時候指出,席卷全美各大學的親巴勒斯坦抗議運動“沒有任何停止的跡象”。據其統計,自上周哥倫比亞大學發起抗議活動并建立營地以來,目前美國和加拿大已有40多所高校建起抗議營地。

    而另據法新社等歐洲媒體報道,這場轟轟烈烈的全美高校“挺巴”浪潮正向歐洲高校蔓延,法國、意大利的大學校園均出現了類似的營地抗議活動,包括法國最負盛名的政治學院,被譽為“法國領導人搖籃”的巴黎政治學院,這也是現任法國總統馬克龍的母校。

    4月25日,巴黎政治學院學生們在校內聚集舉行抗議活動 圖自法新社

    《華郵》報道稱,雖然暑假即將來臨,但抗議學生表示,他們將利用離開校園的這段時間,想辦法讓他們的示威活動在秋季學期以更大的力量回歸。

    “這場學生運動至關重要,我不認為人們會退縮。”羅森茨韋格說。

    目前大多數高校的抗議者均未透露下一步的反戰活動計劃。耶魯大學的抗議學生近日宣布將把此次抗議活動轉變為更廣泛的“占領耶魯”運動,除了要求校方撤資外,還要求大學增加在紐黑文市當地的投資。

    耶魯大學的努斯鮑姆(Nussbaum)認為,抗議活動的不斷擴大證明了學生們,以及他們改變世界的力量,“這揭開了一切可能性。”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請注明來自青島峻峰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本文標題:《“這把火怎么點著的?”》

    百度分享代碼,如果開啟HTTPS請參考李洋個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決定都會改變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