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當今年3月的馬航MH370失聯事件發生后,“陰謀論”盛行之下,歷史上著名的大韓航空007班機遭蘇聯擊落事件被頻繁拿來進行對比。昨日的馬航MH17航班墜毀事件,與1983年的這一事件相似度更高:都是波音飛機,都是被擊落,都是發生在國界邊緣,都引發了各國間的政治斗爭。歷史為什么這么相似?令人深思。
1983年8月30日,紐約約翰·肯尼迪國際機場15號門,一架標記著大韓航空的波音747-230B在夜色中靜靜地等待出發。但候機室的乘客有些著急,因為這架預計將飛往韓國漢城金浦機場的客機已經晚點。
客機于美國東部夏季時間8月31日0:25分起飛,比原定時間晚了35分鐘。當地時間凌晨4點,客機在阿拉斯加州的安克雷奇國際機場加滿油后,載著246名乘客和23名機組人員,駛向濃黑的天空,朝漢城進發。
這架飛機最終沒有抵達漢城。就像昨天的馬航MH17航班一樣,它竟然被人為擊落了。
偏航
12名乘客坐在頭等艙內,商務艙的24個座位幾乎被占滿。在經濟艙,近80個座位空著。飛機上有22名12歲以下的兒童。139名乘客計劃達到漢城后再轉機到東京、香港和臺北。
美國國會議員勞倫斯·麥克唐納也在飛機上,他和另外兩名參議員與兩名眾議員計劃前往漢城,出席《美韓共同防御條約》簽署30年紀念活動。但另外4人乘坐的是大韓航空015航班,比007航班晚15分鐘起飛。根據《紐約郵報》報道,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本計劃坐在麥克唐納旁邊的座位前往,但最后決定不去。
從安克雷奇起飛后,007航班應該在抵達阿拉斯加州的伯特利上空時進入連接阿拉斯加與日本海岸的北太平洋航線。007的指定航線R-20與靠近堪察加半島的蘇聯空域相距僅28.2公里。
然而,在起飛大約10分鐘后,007航班開始偏離前往伯特利的航線,并在接下來的5個半小時繼續偏北飛行。這導致了悲劇最終的發生。
國際民航組織后來對航班進行了模擬和分析,黑匣子顯示,偏航可能是飛機自動導航系統造成的,在HEADING模式下沒有及時切換到INS模式。也有可能飛行員進行了切換,但由于飛機已經偏航了超過13.9公里,超出了慣性導航電腦的極限,電腦沒有能夠成功完成轉換。無論怎樣,自動導航仍然在HEADING模式下,而且沒有被飛行員察覺。
起飛28分鐘后,庫克灣東海岸的基奈的民用雷達追蹤到,007航班已向北偏離原有航線9公里。
起飛50分鐘后,航班沒有到達伯特利上空,位于阿拉斯加州薩蒙王村的軍用雷達追蹤到,航班已偏離原有航道23.3公里。沒有證據顯示,民航交通控制中心或軍用雷達設施人員實時發現了007的偏航,從而發出警報,導致這家飛機最終超出了預定最大偏航距離的6倍。
007航班的偏離使其無法利用特高頻發送自己的位置,于是請求一同飛往漢城的015航班代其向空中交通控制中心報告位置。這也使007航班的飛行員更無從知曉其逐漸加劇的偏航,盡管這對于空中交通管制中心來說也并非罕見。在伯特利與NABIE航點的中間,007航班穿過了北美空防緩沖區的南部。
在離開美國領空一段時間后,007航班越過國際日期變更線,當地日期由1983年8月31日變為9月1日。
航班繼續向前飛行,偏航距離達到110公里,190公里,300公里,直到到達堪察加半島。在冷戰時代,007航班飛向了死亡。
墜落
1983年,美蘇間的冷戰上升到自古巴導彈危機以來最激烈的水平。
在“艦隊演習83”行動中,美國航母“企業號”和“中途島號”上的戰機反復飛經蘇聯在庫頁群島的軍事基地,令無法擊落戰機的蘇聯軍官不斷受到懲罰和批評。在蘇聯方面,旨在防備美國發動核攻擊的克格勃“瑞安行動”也在緊張地進行。當007航班飛向勘察加半島時,那里的蘇軍正處于高度戒備中,因為蘇聯計劃當天進行導彈試驗。
根據蘇聯方面提供的消息,UTC時間15:51,007航班進入勘察加半島的空中禁區。當航班距離海岸還有約130公里時,一架米格-23和三架蘇-15戰斗機起飛準備攔截。
在為這些戰機進行導航的過程中出現了重大的指揮和控制問題,導致戰斗機燃油耗盡。此外,蘇聯空軍指揮官、后來叛逃西方的亞歷山大·祖耶夫說,北極風暴10天前毀壞了蘇聯的雷達,使戰斗機追蹤波音飛機更加困難。于是,波音飛機在未經攔截的情況下越過勘察加半島在鄂霍次克海上回到國際空域。
蘇聯空軍遠東地區指揮官瓦萊里·卡曼斯基將軍固執地認為,即使已飛往公海也應該擊落飛機,但必須要識別到這不是一架客機。而他的屬下、索科爾空軍基地指揮官阿納托利·克努科夫將軍則堅稱,沒必要進行識別,因為“闖入者”已經飛過了勘察加半島。
他們當時進行了一番對話。
克努科夫將軍:“即使在公海也要攻擊?命令是在公海上空攻擊嗎?噢,好的。”
卡曼斯基將軍:“我們必須查明,也許這是一架民用航空飛機,天知道是誰。”
克努科夫將軍:“什么民用?它飛過了勘察加半島!來自海洋,不知道身份。一旦它越過國界我就下令攻擊。”
接下來,蘇聯空軍繼續追蹤超過一個小時,并將其定義為軍事目標,直到飛機于薩哈林島重新進入蘇聯領空。三架蘇-15戰機與一架米格-23成功看到客機。領頭的蘇-15戰機的飛行員發出了警示性射擊,但他在1991年又回憶到:“我載滿了穿甲彈,但不是燃燒彈。懷疑是否有人看見了……”
這時,007聯系東京空中交通控制中心,要求提升飛行高度以節省燃料,請求被批準了。波音飛機在攀升過程中逐漸減緩了速度,突然提升飛行高度被蘇聯飛行員看作躲避性舉動。當007航班準備第二次離開蘇聯領空時,UTC時間18:26左右,在克努科夫將軍的壓力下,領頭的蘇聯戰斗機調整位置,向波音飛機發射了兩枚Kaliningrad K-8空對空導彈。
在受襲擊的那一刻,007航班正以大約3.5萬英尺的高度飛行,記錄顯示,機組人員當時仍然不知道已經偏離了航線并侵犯了蘇聯領空。
飛機在中彈后沒有解體,沒有爆炸,也沒有急速下墜。飛機立即呈向上的弧線飛行了113秒。在到達弧線頂峰的38250英尺高度后,飛機開始下降到35000英尺。
在繼續飛行4分鐘后,高度降到16424英尺,然后又繼續飛行了將近5分鐘。
但隨后,機組人員失去了對飛機的部分控制。飛機在海馬島上空開始螺旋形下降,墜落,269人無一生還。
一名日本漁民后來說,他聽見一架飛機在低空飛行,但沒有看見。然后,他看見天際線上出現閃光,聽見巨響,然后又看見一次更小的閃光,聽見一聲悶響,聞到燃油味。
俄羅斯1993年的報告稱,007航班很可能在公海上空被擊落。
搜救
由于冷戰關系,蘇聯并沒有配合美國、韓國和日本的搜救工作,沒有分享任何信息,各方都急于掌握有利于指責對方的證據。雙方都想獲得關鍵證據黑匣子。
美國堅稱,國際民航組織需要向搜救船派出一名獨立調查員。公海上的國界并不清晰,導致集結該海域的大量多國海軍船只發生多起沖突。
蘇聯直到航班被擊落8天后才承認發起了攻擊,并表示不知道飛機在哪墜毀。但9年后,俄羅斯聯邦提交了蘇聯軍隊的通信記錄,至少兩份文件顯示,蘇聯在襲擊發生半個小時內就下令,在航班墜落位置附近展開搜救。
飛機墜落后,航班所屬的韓國立即委托美國和日本作為搜救代理人,并指責蘇聯搜救非法,因為墜落位置位于蘇聯境外。這樣,美國將獲得對蘇聯動武的權力,必要時防止蘇聯獲得任何飛機殘骸。
擊落當天,美軍就派出指揮官從日本出發飛赴現場。水面搜索于9月13日開始,海下搜索于14日開始。事實上,在9月10日沒有發現任何生還希望后,搜救任務就被定性為“搜索與打撈”。
民航組織認定,墜毀地點和殘骸位置無法確定,大致距離在北緯46.34度,東經141.17度,位于公海,距離海馬島66公里。美方指揮官后來承認,搜索行動在錯誤的地點展開。
美國人的任務遭到了蘇聯以各種方式的干擾,包括發射迷惑性信號彈,派直升飛機干擾搜索行動,撞擊韓國的搜索設備,移除美軍的聲吶裝置,發射空對地核導彈恐嚇美軍。
在民航組織1983年9月15日的聽證會上,美國官員稱,蘇聯拒絕其他國家進入蘇聯領海搜索,封鎖進入可能墜毀地的路徑,拒絕配合相關國家。
政治
這一事件迅速演變成政治公關戰,正如此次馬航客機被擊落后一樣。
美國迅速公布了大量機密情報信息,以發動對蘇聯的宣傳戰。9月5日,美國時任總統里根譴責擊落大韓航空的行為是“大韓航空屠殺”,第二天,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向聯合國提交了證明。
時任蘇共總書記尤里·安德羅波夫在國防部長德米特里·烏斯季諾夫的建議下,初步決定封鎖墜落地點,防止被發現證據。結果,事件發生12小時后,塔斯社還報道稱,一架身份不明的戰機在侵犯蘇聯領空后被蘇軍擊落。一些評論稱,蘇聯政府處理這一事件的政治意味在于,安德羅波夫的健康問題,他在9月底到10月初入院治療,并于1984年2月逝世。
這一事件影響了9月8日美國和蘇聯近一年來舉行的首次高層會晤,雙方各執一詞。里根9月15日下令美國民航局吊銷俄羅斯蘇維埃航空進出美國的許可證,導致蘇聯外長取消了赴聯合國的行程。一直到1986年4月29日,俄羅斯蘇維埃航空的這一許可證才被恢復。
在1983年的國際民航組織緊急會議上,蘇聯利用否決權阻止了聯合國對其擊落民用客機的譴責。
在 “瑞安行動”、戰略導彈計劃、潘興II歐洲導彈部署計劃下,蘇聯政府把這一事件看作潛在的戰爭導火索。其堅持的官方說法是,大韓航空007航班是一次間諜任務,目的是刺探蘇聯在勘察加半島和薩哈林島上高度敏感的空防系統。同時,蘇聯政府對死亡者表示遺憾,但沒有道歉和提供賠償。
一直到冷戰結束后的1992年,時任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公布了5份機密備忘錄,許多真相才被世界所知。當年11月,葉利欽在訪問韓國時為向韓方示好而簽署了一份協議,公布了007航班的重要數據資料。
1983年,北愛爾蘭藍調-搖滾吉他手Gary Moore在其專輯《未來的受害者》中,放入了一首“天空中的謀殺”,以紀念在這次不幸事件中喪生的人們。歌詞寫道:
飛機在夜空中上升,
所有人都沒有時間了。
引擎在云上轟鳴,
這是他們最后的航班。
俄羅斯人擊落了飛往韓國的一架飛機,
269個無辜的生命逝去。
天空中的謀殺,
來得毫無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