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動點科技
作者|黃塵
排版|恩惠
本文預計閱讀時長5分鐘
12月31日晚,一直以接地氣著稱的雷軍,在小米汽車工廠做了一場四個半小時的“無主題閑聊”直播,向觀眾做了諸多分享。
雷軍對于2024年的總結是“苦盡甘來,夢想成真”。根據最新財報,2024 年 Q3,小米集團高歌猛進站上新起點,創造單季史上最強業績,總營收 925 億元,同比增長 30.5%;經調整凈利潤 63 億元。
最后一次創業,成了
這場跨年直播以造車分享為主。
造車是雷軍的最后一次創業。2021年3月30日,小米發布公告,正式決定由雷軍牽頭造車,未來投資100億美元。2024年3月28日,小米汽車SU7正式發布。同年11月13日,小米SU7的交付量僅用230天就突破10萬臺,創造了新車企10萬臺最快下線紀錄。
“雖然小米汽車做得不錯,但還沒到營銷號說的地步。”小米創始人雷軍在跨年直播中表示,外界有關“100億造車”的傳言不實。針對很多營銷號夸雷軍只用了100多億元就把車造出來了的言論,身為蔚來和小鵬的早期投資者的雷軍哭笑不得,他深知造車之難。“這真的是個誤解,我們在汽車研發花了 130 多億。我們有工廠建設、一萬多人的工資費用,我們到現在大概花了 300 個億左右。”
盡管行業最初對小米SU7的月銷量預期不高,認為月銷2000輛已是挑戰,但雷軍卻在公司內部設定了7萬輛的年銷售目標,并為供應鏈準備了7.6萬輛的物料。令人意外的是,小米SU7的市場反響熱烈,不僅迅速成為熱門車型,而且在一年內交付量超過了13.5萬輛,提前完成了全年目標。這一成就不僅讓小米汽車在市場上迅速嶄露頭角,也讓雷軍對小米汽車的未來充滿期待。
在這次直播中,雷軍立下目標:小米汽車2025年將交付30萬輛。雷軍表示,30萬輛并非一個輕松的指標,他非常清楚造車的挑戰,沒有僥幸心理,也不會尋求捷徑。他強調,小米汽車將堅持技術創新、高端化戰略和注重效率的發展路線,全力以赴達成目標。
雷軍還披露了小米汽車2025年的新車計劃。據悉,小米SU7的高性能版本小米SU7 Ultra將于今年3月正式推出,并計劃挑戰紐博格林北環賽道。同時,小米的首款SUV車型YU7也計劃在2025年年中上市。
對于小米汽車的迅速崛起,雷軍給了三點理由:沒有取巧,技術為本,加大研發投入;堅持高端化戰略,堅持使用小米品牌,改變消費者對小米的印象;堅持推進新零售,重視效率,有成熟的銷售網絡體系。
其他分享
雷軍也介紹了小米在其他業務領域取得的成績。他提到,2024年小米手機在高端市場戰略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小米15系列在上市僅兩周后銷量便迅速超過了一百萬臺。此外,小米的科技家電產品同樣表現不俗,尤其是新推出的“米家雙區洗烘一體機”,受到了消費者的廣泛歡迎。
除了小米汽車的30萬輛交付量,他還立下了兩個flag,有時間去更多地方看看美景、嘗嘗美食,順便測測汽車;2025年好好健身,并打算在健身房打卡100次。
針對后者,小米已經有所行動。據小米生態鏈總經理陳波發布的視頻,小米確實即將推出小米健腹輪、小米啞鈴等健身產品。
天眼查App顯示,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為“AIDONG SPORT”關聯公司樂淵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股東,持股比例約15%。后者成立于2013年11月,法定代表人為宋廣慧,注冊資本約807萬人民幣。公開資料顯示,“AIDONG SPORT”是國內領先的運動科技公司,以科技創新賦能健身行業的發展。
另外,針對去年12月中旬互聯網上流傳的有關小米拒招35歲以上員工的傳聞,雷軍也親自做了澄清。雷軍強調,歡迎各個年齡段的優秀人才加入公司,特別是對于擁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中高層人才,小米更是持開放和歡迎的態度。
但他也明確表示,小米在招募“未來之星”項目時,確實對博士生的年齡有所限制,這是為了聚集優秀的年輕科研人才,推動公司的技術創新和未來發展。然而,這一年齡限制并非小米整體招聘政策的普遍要求。
- - - - - - - - ? END ? - - - - - - - -
互動話題
您認為小米能實現雷軍設定的目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