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iu? ? ?來源 |?互聯網品牌官
倒反天罡了!?
一輛藍牌大眾POLO追尾后自燃了,被撞擊的,反倒沒有什么大損傷。
一直以來,大家都習慣將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車的安全性拎出來進行比較,而新能源汽車車禍事故為這種比較提供了直觀案例,可以幫助人們更清晰地了解兩者在安全性能上的差異,從而在購車時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在過往新聞報道的影響下,有一撮人已經形成了慣性思維——在碰撞事故中,新能源汽車比燃油車更易起火,且起火后造成的后果往往比燃油車嚴重得多。
不知道,大眾油車與小米電車這一撞,會不會讓這一小部分人有所改觀呢?
又撞出了新熱度
據九派新聞報道,12月23日中午,江蘇無錫新吳區錫協路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小米SU7因前方車輛減速而緊急剎車,隨后被一輛大眾汽車追尾,大眾汽車撞擊后瞬間自燃,整輛車被火焰吞噬,而小米SU7則停留在原地,僅后保險杠破損脫落、尾門有些許凹陷,車輛整體并無大礙,車上人員也安然無恙。
▲?來源:九派新聞
事后,小米車主將車輛后攝像頭拍下的視頻發到網上,引發了大量的關注與討論。網友紛紛留言“居然能讓油車起火”“尷尬了,攝像頭都沒壞”“第一次見被撞追尾,前車記錄后車起火的視頻”。
此外,也有多名目擊者以路人視角拍到了車禍現場的相關視頻。
▲?圖源:抖音
小米車主表示,自燃車車主當時就從車上下來了,人很安全。并補充道:“事故調查結果是后車追尾,承擔全責。車子目前沒什么大問題,車子挺硬的?!?/span>
無論是從事故的責任方還是涉事車輛的損傷情況來看,這一次小米SU7又贏麻了,不少網友對小米SU7的堅固性以及安全性能表示贊賞。
至于大眾汽車,則被直接勸退了。
也有人調侃小米汽車“這波事件型硬廣打的優秀”。
還有網友表示買電車的人終于硬氣了一把,現在可以反問“給我一個買油車的理由”。
此次事故中,小米 SU7 展現出了較強的抗撞擊能力,這得益于其高強度車身設計、電池組的多層防護和熱管理系統以及智能防護技術等,體現了新能源汽車在安全設計和技術應用上的優勢。
從理性的角度分析,此次碰撞故事屬于偶然性事件,雖說不必過度神化小米汽車,但又不可否認事件本身帶來的顛覆性,或許真的能讓部分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固有認知產生松動,使他們認識到新能源汽車在安全性能上并不遜色于傳統燃油車,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具優勢。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小米SU7的良好表現,對于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來說都是好事。
有利于打破了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安全性的疑慮,尤其是那些在傳統燃油車與新能源汽車之間猶豫不決的潛在客戶,此刻可能會因為這一事件而對小米汽車,甚至是新能源汽車另眼相看。
與此同時,作為典型案例,此事件也值得讓整個汽車行業進行深刻反思。無論是新能源汽車還是傳統燃油車,都應不斷提升車輛的安全性能,加強對極端條件下車輛安全性的研究和測試,以滿足消費者對安全出行的基本要求。
危機轉化為生機,不扶墻就服小米。
事實上,這是半個月以來小米經歷的第二次“神反轉”了。
在上周,一則#小米SU7提車一個月就墜崖報廢#的消息也引發了全社會的關注。
▲?圖源:微博@瀟湘晨報
事情起源于12月11日,河南鞏義一小米車主駕駛僅提車一個多月的小米 SU7 Pro去浮戲山景區游玩,在下山經過一個非常彎的發卡彎時,因為操作失誤,導致車輛失控沖下20多米深的山崖。經過多次翻轉后被樹木攔住,車輛損毀嚴重,達到了可以報廢的程度。
一起原以為會造成重大傷亡的事故,結果車里一家4口人只受了輕微擦傷,幾乎可以說是安然無恙。
死里逃生之后,車主也就網友關心的事故原因和相關問題作出了回應,坦言是自身駕駛不當導致車禍,并對小米SU7的質量給予了高度的肯定,甚至表示未來購車仍會考慮小米品牌。
經歷特大事故后車主現身說法,讓原本屬于負面的新聞轉變成了正面的營銷,這比任何廣告宣傳都更具說服力,進一步深化了消費者對小米汽車質量可靠的印象。
據汽車博主孫少軍消息,小米周中進店訂單直接上漲,周末迎來小爆發。上周新增鎖單破7000輛,12月累積鎖單已達2萬輛。
▲?圖源:微博@孫少軍09
有觀點認為,此次訂單量的增長或與小米SU7事件的傳播密切相關,事件提升了公眾對小米汽車的關注度,讓更多原本不了解或對小米汽車關注度不高的消費者開始關注該品牌和車型,從而驅使這部分對小米汽車抱有好奇的消費者開始涌入實體店。
小米家中坐,富貴天上來。
相信此刻的雷軍更加煩惱了,因為真的印證了他去年在接受央視《面對面》專訪時說的這后半句,“我特別擔心一上來不火,大家都不買。更擔心的是如果大家都來買,這一等要等一兩年,肯定會被罵慘”。
目前,根據小米汽車小程序顯示,小米 SU7標準版鎖定訂單后預計21-24周交付,小米SU7 Pro鎖定訂單后預計19-22周交付,而小米SU7 Max鎖定訂單后預計16-19周交付。
也就是說,現在下單的小米車主,最快也得等到明年4月份才能提車。
所以網友調侃的“給事故車主送一輛小米汽車”是不太可能了,因為小米早已自顧不暇,壓根造不過來了。
雷軍曾表示,小米的目標是通過15年到20年的努力,成為全球前五的車廠。
回過頭來看,雷軍在造車這件事上不僅有想法、有目標,關鍵是很有行動,“全球前五”的flag也并非信口雌黃。
首先,是才亮相大半年時間的小米第一款純電轎車小米SU7,雖然一度被貼上“山寨”“保時米”等負面標簽,但流量和銷量從未降低過。
據汽車博主統計,截至目前,小米汽車的總交付量即將突破13萬輛大關,全年預計交付量達13.5萬輛。
一個隱藏在背后更讓人感到驚訝的數據是:SU7累計訂單量已超過25萬輛。
基于此,有消息傳出,小米SU7在2025年的交付目標將達到36萬輛,是今年的三倍。
▲?圖源:小米汽車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小米SU7不僅有銷量,還有來自真實用戶的好口碑加持。
在懂車帝“2024年度車評選”結果中,小米SU7榮獲新能源車用戶口碑榜第一名,在年度用戶人氣榜、年度實測續航榜、年度實測主動安全榜等多個重要榜單中名列前三。
這表明小米SU7在外觀、車機系統智能、續航、安全等方面得到了用戶的高度認可,良好的口碑進一步推動了其銷量增長。
從市場份額來看,小米SU7已經在 20 萬元以上純電動車市場中占據了重要地位,其銷量甚至超過了的,已然成為該細分市場的佼佼者。
其次,是小米已提上進程的第二款車和第三款車。一款是直接對標的中大型轎跑SUV小米Yu7,助力品牌邁入主流市場;一款是內部代號為“昆侖”的增程式SUV,主打低價,助力品牌擴大銷量。
小米在汽車領域的產品規劃非常明確,打造爆款車型進一步豐富產品線,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為其汽車業務的長遠發展注入更多動力。
就在剛剛,小米汽車連續發文宣布,將攜手、、理想,正式開始充電補能網絡合作。
▲?圖源:小米汽車
此次合作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為小米汽車用戶提供了更廣泛、更便捷的充電選擇。小米汽車的車主可以通過小米充電地圖,實時查看并使用蔚來、小鵬、理想的充電樁,大大緩解了充電焦慮,提高了日常使用的便利性。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新能源車企之間不再是單打獨斗,而是進行資源整合,合作共贏。
行業資訊、案例資料、運營干貨,精彩不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