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從“研”走向“產”,關鍵在于打通“最后一公里”。
今年4月以來,市委、市政府全面貫徹落實省委書記樓陽生蒞濮調研指示精神,踐行新發展理念,搶抓新發展賽道,進一步加快濮陽中試基地建設步伐,著力建鏈強鏈補鏈,解決“卡脖子”問題,下大力氣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按下了全面轉型高質量發展的“快進鍵”。
多點發力,讓產學研“無縫對接”
中試基地是支撐引領產業鏈創新、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重要平臺,是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必要環節。市委書記楊青玖指出:“創立市級產業研究院和中試基地,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實踐,是建設創新濮陽、打造中部創新開放高地的重大行動。”
強化政治站位,堅持高位推動。市委將中試基地建設納入市科技創新委員會會議議題,專門組織專家進行交流、研討。楊青玖深入宏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蔚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星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就中試基地升級建設等進行調研,強調要構建我市“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技術應用—成果產業化”的全過程支撐體系。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中試基地升級建設計劃、重點領域、運營體制等重大事宜。
凝聚強大合力,堅持高標準建設。建設之初,我市要求企業按照省中試基地標準進行建設,鼓勵有條件的爭創省級中試基地。從全市抽調精干力量組成工作指導組,深入企業指導建設、申報、論證工作,著力提高中試熟化公共服務能力,為創建高能級中試基地奠定堅實基礎。
優化發展環境,堅持政策引導。我市出臺《濮陽市中試基地和中試項目管理辦法(試行)》,引導和規范中試基地、中試項目建設和管理,明確中試基地的定義、功能定位和建設步驟,對其服務能力、人才隊伍、服務意愿和服務體系作出規定;出臺《濮陽市支持科技研發平臺建設八條措施》,重獎高能級中試平臺,對認定的省級中試基地,市財政、受益財政各獎300萬元。
此外,對認定的市級中試基地,受益財政獎50萬元,極大調動了企業建設高能級中試基地的積極性。
政策支持、人才聚集和激勵引導,為中試基地建設注入不竭動力,也為企業的發展蓄勢賦能。
多點開花,貫通轉化“最后一公里”
為推進各類產業集群科技成果從“研”走向“產”,拉長產業鏈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特色產業發展及中試基地建設,真金白銀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目前,我市已建成市級中試基地4個。其中,宏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建設的河南省生物基材料中試基地成功入選第二批河南省中試基地,實現了我市省級中試基地“零”的突破。
——濮陽市綠色化工合成及新材料中試基地,立足于濮陽新型化工基地對綠色化工新技術、新裝備的迫切需要,實現“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技術應用—成果產業化”的有機銜接,促進產業蝶變升級。基地占地120畝,建設內容包括研發大樓、中試場所及配套專家公寓等,建有6條中試生產線,現有微化工、綠色助劑、高端潤滑油添加劑、含氟新材料、香精香料聯合實驗室5個;擁有價值5370萬元的中試設備、檢驗檢測設備,科技創新團隊123人,具備技術研發、中試放大、檢測分析和人才培訓四大功能。
——濮陽市生物基尼龍及高端聚烯烴材料中試基地,聚焦生物基尼龍及高端聚烯烴材料合成技術,投資7000余萬元,總面積約1.5萬平方米,其中裝置建(構)筑物占地面積約為2826.6平方米。相關研發及中試一線操作人員100余人,現有中試裝置生產線3條。依托該中試基地,河南省君恒實業集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擔完成了國家“863”計劃“生物尼龍產業化示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PA1313及半芳香PA13T產業化技術”、河南省產學研合作項目“石油發酵尼龍1111及尼龍11T生產技術”、鄭州市重大科技專項“長碳鏈尼龍1111及耐高溫尼龍11T生產技術”開發。中國石油與化工聯合會授予該基地“石油和化工行業高性能尼龍工程塑料工程實驗室”。
——濮陽市生態聚酯新材料中試基地,占地面積4395平方米,現已投資3000萬元,建設中試廠房4395平方米,擁有專用設備180余臺、檢驗檢測設備30余臺,現已建成加氫、氧化、酯化、聚合等中試生產線。該基地引進創新團隊6個,配有管理人員20名、專職技術人員58名,建成了“材料單體制造、聚合物制造及成型”的全工藝中試驗證平臺,具備實驗室開發、工藝設計及中試生產的能力。
希望在前,重任在肩。多點開花的中試基地正成為我市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應用場的重要通道與橋梁。
今后,我市將利用產業、技術和人才優勢,充分發揮中試基地作用,依托龍頭企業,大力引育中小企業,加快形成特色產業群,在產業發展上蹚出一條新路,為河南建設先進制造業強省、實現讓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記者 侯科建
責任編輯: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