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訊(記者 劉楊)6月10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從中國石化新聞辦了解到,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后,中國石化進一步加快海南煉化100萬噸/年乙烯及煉油改擴建項目建設步伐,項目將成為海南省和洋浦經濟開發區未來經濟發展的新“引擎”,預計直接拉動超過1000億元下游產業,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起好步、開好局。
海南煉化位于海南省洋浦經濟開發區,現有30套煉油化工生產裝置及相應的油品儲運設施、公用工程系統。自備30萬噸級原油碼頭及10萬噸級成品油碼頭。100萬噸/年乙烯及煉油改擴建工程,將在原有工程基礎上新建10套化工生產裝置,3套煉油工藝裝置,以及碼頭、儲運等配套工程。
根據《方案》提出的“建立更加自由開放的航運制度”,預計未來洋浦港口貨運量將大幅增長。乙烯及煉油改擴建項目配套碼頭除滿足乙烯項目需要外,還可為海南省加快發展能源儲備、石油化工等主導產業提供散雜貨運輸支撐,將有助于洋浦大力發展臨港型工業,有效擴大進出口貿易規模,帶動海南港口行業蓬勃發展。
《方案》同時提出,對以洋浦港作為中轉港從事內外貿同船運輸的境內船舶,允許其加注本航次所需的保稅油;允許海南進出島航班加注保稅航油。日前,海南省首票“保稅燃料油直供國際航行船舶”政策正式實施,海南煉化生產的低硫船燃順利為兩艘外籍國際集裝箱船舶加注,填補海南保稅燃料油供船的空白,為承接海南自貿港相關政策落地奠定了基礎。同時,海南煉化作為海南省內唯一具備航空煤油生產能力的企業,自2018年海南煉化——馬村油庫的成品油直輸管道正式建成投用以來,兩年來為海口美蘭機場輸送航空煤油近90萬噸,為海南發展航空產業供應提供了有力保障。
據悉,在加快推進項目建設過程中,海南煉化還將深入研究《方案》中提出的其他政策,充分運用政策優勢,加快企業發展,為海南省打造首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和海南自貿港建設加油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