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產城聯動 新高地崛起——北岸經開區全力推進“一康城兩基地五組團”建設

    港產城聯動 新高地崛起——北岸經開區全力推進“一康城兩基地五組團”建設

    hongzheyu 2025-02-20 反滲透設備 18 次瀏覽 0個評論
      藍灣潮起千帆競,奮楫爭先正當時。一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區黨工委的堅強領導下,北岸經開區管委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深化拓展“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聚焦市委“一五二三四”工作部署,奮力推進“一康城兩基地五組團”戰略布局,全力以赴推進綠色高質量發展,經濟社會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0%;規上工業增加增長6.8%;外貿出口增長7.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0%;財政收入增長3%;稅收增長11.42%。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4%、5%。

      強化重大項目攻堅,持續延伸產業鏈條。發展壯大港口經濟,東吳港區2024年貨物吞吐量突破6000萬噸,羅嶼港口對臺鐵礦石中轉量連續6年全國第一。持續提升港口發展能級,推進羅嶼港口8#、11—12#等泊位連片開發,年度投資2.43億元,加快建設擁有雙40萬噸級泊位的東方大港;國投湄洲灣能源供應基地項目新建靜態堆存能力超80萬噸的煤炭堆場;國際上首個10萬噸海水提鉀一期項目施工進度超70%,國投東烏垞漁光互補項目加快推進,國家天然氣發展規劃和閩寧合作重點項目—哈納斯莆田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項目開工建設。

      兩岸生技園引進入駐企業17家,其中臺資臺企3家。全力推進金永源醫療器械、醫藥包裝廠等一批項目盡快竣工投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媽祖院區項目完工,正推動運營。加快文旅項目發展,新建國投怡發酒店、全季酒店等項目,成功簽約莆田首家低空經濟產業園項目。聚焦全域旅游,舉辦 “媽祖回娘家”祭祀大典、賢良港中秋媽祖文化節、“海祭媽祖”等系列民俗活動8場次,全年吸引游客80余萬人次,同比增長20%。

      鞏固穩中向好態勢,持續夯實發展支撐。2024年共安排6501萬元用于支持政府性投資項目建設,撥付惠企資金85萬元。拓展“走出去”招商渠道,開展招商8場次,累計對接企業40余家,其中赴國外招商2場次,洽談項目總投資88.2億元。參與莆田市招商活動2場次,簽約10個項目,總投資超40億元。緊抓政策“窗口期”策劃項目,積極圍繞超長期國債、地方專項債、中央預算內資金等投向上報30個項目,完成火電廠三期、優星歐派等5個重點項目土地出讓和劃撥,保障用地119.807公頃,完成2宗項目用海報批手續,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推動城鄉深度融合,持續構建共贏格局。新建改造市政道路3公里,新增公共停車泊位210個、增設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設施40個,新改建公園綠地3公頃、福道1公里、雨水管網1公里,城市配套更加完善。全面推進山亭鎮集鎮整治,開展三類農房改造、污水垃圾治理、桿線整治、綠化提升、完善惠民公共空間及鄉村景觀設施等,探索“提升型新時代農村社區”。學習借鑒浙江“千萬工程”好經驗好做法, 2024年共組織10個特色村創建高級版美麗鄉村示范線路。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推動鄉村建設更加美麗。與蘭海核醫學研究中心合作,成立輻射育種基地,利用現代化繁育基地及分子生物技術,以辣椒、水果玉米等7個品種,培育適合北岸本地的優良作物。成功注冊“下蔣紫菜”商標與Logo,成為北岸特色產品。

      持之以恒深化改革,持續推動對外開放。依托港口資源優勢,積極爭取布局“雙基地”。其中,羅嶼大宗商品儲運基地作為服務輻射東南沿海區域和臺灣地區的唯一基地已初步列入國家布局規劃,國家煤炭儲備基地取得國家發改委明確支持。簡化企業開辦和注銷登記,優化企業開辦“1+X”套餐式服務,全年共辦理企業注冊登記301家。落實惠企政策,推動人社領域降費,累計減免失業保險費208.99萬元,發放春節期間連續生產穩就業獎補企業、企業吸納就業補貼等各類補貼惠及480余家企業。完善提升“五聯防”岸海綜合治理模式,獲評福建省第五輪第一批平安縣區,創新“五聯防”岸海一體治理體系入選福建省改革優秀案例。探索實施“百校訪千師,千師訪萬家”家校共同育人工程,形成全區中小學“大家訪”的工作格局,全面提升家校共育水平,助力“雙減”提質增效。融入市委“全市一張圖、全域數字化”部署,探索社會治理新模式。

      緊盯惠民舉措落地,持續辦好民生實事。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有序推進22個年度為民辦實事項目。提高全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增幅6.1%,為全區2.53萬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帶來實惠。累計發放社會救助服務資金2600萬元。建設長者食堂,開展養老機構“點題整治”和農村幸福院星級提升工作,不斷夯實養老服務基礎。提升教育信息化裝備水平,全面完成學校“班班通”的升級換代工作。積極推進“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建設,目前全區省級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占比88.89%,有力促進了義務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扎實開展薄弱鄉鎮衛生院建設,補齊基本設備配置,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已完成投資412.75萬元。推進轄區各棚改安置房項目及安置區項目水電及配套提升,加強人才房建設,積極謀劃媽祖健康城公租房項目,完成項目方案設計、地塊控規修編工作并取得批復。加大保障房住房項目動態管理,政府投資公租房完成配租235套,配租率79.93%,配租率不斷提升。

      展望2025,全力推進“一康城兩基地五組團”建設,凝聚港產城聯動發展新動能。嚴格落實項目掛鉤機制,加快推進海水提鉀、羅嶼8#、11—12#泊位、優星歐派、湄洲灣火電廠三期、國投電力漁光互補光伏電站等項目建設,力爭優星歐派、海水提鉀項目盡快竣工。持續推進羅嶼13—15#泊位、東吳4—6#泊位、五礦集團羅嶼選礦、華潤漁光互補等項目前期工作,力爭盡快具備開工條件。謀劃推動媽祖大愛健康城和民營醫療行業“GNP轉GDP”工作。加快盤活媽祖健康城醫療教育基地及媽祖國際健康城啟動區(B、C地塊)閑置資產。依托市臺辦、市臺商協會,建設臺商北岸交流基地,打造臺商臺胞在北岸的“互動家園”。進一步與省旅游發展集團、西安文旅集團、杭州九方珹文旅集團深度交流合作,激發文旅商娛消費潛力釋放。

      大力實施經濟發展重大戰略,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持續提升港口能級。放大港口資源優勢,建立完善“羅嶼聯盟”機制,共同推進羅嶼大宗商品儲運基地和湄洲灣“煤”“電”一體化基地加快建設,發揮八方港口省級煤炭儲備基地優勢,聯合打造國家級煤炭集散基地。促進東吳港區實現質量效益“雙提升”,為實現億噸大港打下基礎。加快東吳作業區、羅嶼作業區泊位及后方建設,提升港口基礎設施和集疏運體系水平,推動港口實現綠色發展、智慧發展。全面分析全產業鏈短板弱項,實施精準招商,力爭再引進一批超30億元和超億元的項目。圍繞文旅招商,積極策劃推進酒店民宿、民俗文創、景區景點等相關業態項目,爭取再引進一批附加值高、核心競爭力強的服務業項目。依托北岸特色資源,主動謀劃生成項目,積極融入島岸一體發展總體規劃,共同打造媽祖文化旅游新高地。加快建設海峽兩岸生技和醫療健康產業合作區,引進臺灣高端醫療、醫用器械、生物制藥等,爭取國家有關部委放寬藥品、器械審批政策。探索第三方駐臺招商機制,搭建兩岸生命健康產業對話交流平臺,積極對接臺灣地區醫療健康產業和企業,深化對臺招商,實施精準招商。

      

      堅持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加快形成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優化城市綠色空間布局,推進公園綠地及福道建設;優化城市路網,推進市政道路建設和改造提升;完善公共停車設施,增設公共停車泊位;提升城市建設安全韌性,推動實施地下雨污管網整治。采取項目化、清單化的方式推進農村建設品質人居環境提升、村莊風貌提升、基礎設施提升、綜合服務提升、數字智能提升、樣板示范提升等6大工程。著眼農村基礎設施薄弱環節,強化人居環境與“五個美麗”建設,提升鄉村公共服務能力。引導農民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積極參與鄉村微改造、精提升,促進美麗生態美麗經濟有機融合。加大古厝、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的保護和活化利用。推進沿線生態修復、景觀提升和村莊更新,打造特色美麗北岸。以省級鄉村治理示范鎮山亭鎮,省級鄉村治理示范村蔣山村、東烏垞村為模板,持續完善北岸鄉村治理體系,以先進典型、試點示范工程深入推動鄉村振興工作的全面覆蓋。

    港產城聯動 新高地崛起——北岸經開區全力推進“一康城兩基地五組團”建設

      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發展成果不斷轉化為生活品質,加快北岸經開區醫院建設,確保2025年投入運營,補齊轄區醫療資源短板。不斷建成以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急難社會救助為主體,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數據信息共享為支撐的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形成多項制度綜合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救助格局。持續組織線上線下招聘活動,搭建勞企雙方溝通交流平臺,實現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的目標。深入推進“百校訪千師、千師訪萬家”活動,注重家庭、學校、社會三者的協同育人,形成全方位、立體化的立德樹人體系。優化區內校園布局和教育資源配置,建立與北岸經開區人口變化情況相協調的公共教育服務供給機制。進一步完善“雙減”工作機制,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教育服務。繼續完善安置區配套提升建設,加快推進人才公寓施工進度,有序推進公租房建設前期開展,確保項目開工建設。全力推進閩臺鄉建相創項目建設。

      風帆正揚,征程未已。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站在新征程的起點上北岸經開區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攻堅克難、一往無前以生動的北岸實踐為莆田市建設綠色高質量發展先行市貢獻智慧和力量。

    轉載請注明來自青島峻峰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本文標題:《港產城聯動 新高地崛起——北岸經開區全力推進“一康城兩基地五組團”建設》

    百度分享代碼,如果開啟HTTPS請參考李洋個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決定都會改變你的人生!
    Top